首位華人諾貝爾獎得主…大陸物理學家楊振寧辭世 享嵩壽103歲
楊振寧是首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華人科學家,曾因入籍美國讓父親抱憾終身,但在晚年毅然放棄美國國籍重返中國。(中新社資料照片)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首位華人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於今(18)日因病在北京辭世,享嵩壽103歲。根據《新華社》18日的報導指出,楊振寧一生致力於理論物理研究,對現代物理學發展貢獻卓着,其學術地位與影響力跨越一個世紀。
楊振寧1922年10月1日生於安徽合肥,1942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之後在清華大學取得碩士學位,並於1948年獲得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他長期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與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任教,並曾出任石溪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培育無數後進。
1956年,楊振寧與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理論,推翻當時物理學界長期信奉的宇稱守恆假設,開啓現代理論物理新篇章。隔年兩人因此共同獲頒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爲史上首位獲諾貝爾獎的華人科學家,這項成就至今仍被視爲華人在國際科學界的重要里程碑。
楊振寧在粒子物理、統計力學及場論等領域皆有突破性貢獻,其中與米爾斯(Robert Mills)共同提出的「楊–米爾斯理論」,成爲後來量子場論及標準模型的基石,對整個20世紀理論物理影響深遠。除科研成果卓着外,他亦重視中華學術傳承,1998年起受聘爲北京清華大學教授,後兼任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致力推動中外學術交流。
楊振寧一生橫跨中美兩地,是學術界的傳奇人物,也是中國大陸近代科學發展的重要象徵。他以嚴謹的學術精神、深邃的理論洞見與跨文化的視野,爲物理學寫下不朽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