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最新發聲! 一季度貨幣政策例會召開 與上次相比有哪些變與不變

財聯社3月21日訊(記者 王宏)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5年第一季度例會近日召開。例會公報在政策取向、具體政策操作方面的表述與上次相同,提出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擇機降準降息。專家表示,二季度降準降息窗口有望打開,但在LPR下降力度上市場有所分歧。

對外部環境的判斷上,此次例會公報指出,當前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與上次例會相比表述程度稍有加深。此外,本次例會還提出,從宏觀審慎的角度觀察、評估債市運行情況,關注長期收益率的變化。但也有地方央行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不會太關注此類字眼上的微調,主要還是看後續有什麼要求去貫徹執行。

從“穩中有降”到“下降”,如何理解?

在政策取向方面,本次例會公報提出,“要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加強逆週期調節,更好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加大貨幣財政政策協同配合,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和物價處於合理水平。”這與2024年四季度例會公報基本相同。

在具體的貨幣政策操作方面,本次例會公報重申“擇機降準降息”。

“這意味着今年降準降息還是大方向,關鍵是落地時點”,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爲,“擇機”是指央行會在實施逆週期調節、引導社會預期、調控市場流動性等關鍵時點,啓動降準降息。這樣既可以最大限度發揮政策工具效果,同時也有助於預留政策空間。綜合當前房地產市場、外部經貿環境變化,以及整體物價走勢,預計二季度降準降息窗口有望打開。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例會公報要求“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降。”而2024年四季度例會公報的表述是“推動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穩中有降。”王青認爲,這傳遞出今年降息力度將高於去年的信號。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達了不同觀點。他認爲,央行發佈《2024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出“推動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下降”——是“下降”,而不是“穩中有降”,對降低信貸成本的態度相對積極。但降低信貸成本,並非一定需要降低LPR。

“對LPR等利率下降的節奏、幅度,市場不可抱有過高的期待,年內LPR第一次下降或在二季度。LPR是各類貸款定價的主要參考,但LPR保持不變不意味着貸款實際利率不變,更不意味着社會融資成本不會下降。”董希淼表示,下一階段實施降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更大,下一步存款準備金制度5%“隱性下限”將可能打破。

外部環境判斷變化,提觀察債市運行

在外部環境判斷上,本次會議提出“當前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與2024年四季度公報中的“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加深”相比,在表述上程度進一步加深。

王青認爲,這背後是特朗普政府上臺推行一系列較爲激進內外政策,美國及全球通脹下行態勢生變,各國貨幣政策也必然受到牽動,降息過程變數加大。這也會對國內貨幣政策操作帶來一定影響。

在形勢判斷方面,本次例會公報強調“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但仍面臨國內需求不足、風險隱患較多等困難和挑戰。”這與2024年第四季度例會公報中的判斷相同。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本次例會公報提出,從宏觀審慎的角度觀察、評估債市運行情況,關注長期收益率的變化。而這一表述在2024年四季度貨幣政策例會沒有提到。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指出,央行此次新增對債市和長期收益率的關注,傳遞出其在宏觀審慎管理框架下,更加註重債市穩定性和系統性風險防範的信號。這不僅有助於引導市場預期,避免收益率的過度波動,也爲未來的貨幣政策調整提供了更多依據,體現了貨幣政策的靈活性和前瞻性。此次政策調整實質是"新凱恩斯主義"框架下的前瞻性風險防控。

“三個堅決“表述略有變化,穩匯率信號清晰

匯率方面,本次例會再次強調“三個堅決:堅決對市場順週期行爲進行糾偏,堅決對擾亂市場秩序行爲進行處置,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這與2024年四季度例會的“堅決對擾亂市場秩序行爲進行處置,堅決防止形成單邊一致性預期並自我實現,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的措辭略有不同。

匯管信息研究院副院長趙慶明表示,上述表述變化背景是,自1月13日美元指數見頂回落以來,包括人民幣在內的主要非美貨幣對美元匯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這也是國際外匯市場的集體表現。

“這是由於近期受美元快速下跌等影響,人民幣走勢回穩“,王青認爲,雖然措辭略有區別,但基本含義沒有變化。在外部經貿環境波動加大過程中,央行防範匯率超調風險的決心堅定,繼續向市場釋放穩匯市的清晰信號,核心政策目標是“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匯率也是當前貨幣政策實施的重要考量因素。董希淼表示,從匯率因素看,特朗普重新上臺之後,美國貨幣政策調整面臨壓力,美聯儲傳遞出放緩降息步伐的明確信號,如3月20日凌晨美聯儲繼續將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4.25%-4.5%不變。如果LPR下降速度過快,將可能擴大中美利差,增加人民幣匯率波動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