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二度公告買斷式逆回購操作 繼續加大中期流動性投放 釋放貨幣政策工具持續加力信號

財聯社6月13日訊 (記者 曹韻儀) 今日央行公告將於6月16日開展4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這也是央行本月二度公告操作。

6月初,央行曾公告開展1萬億元3個月期買斷式逆回購操作。 考慮到6月全月共有1.2萬億元買斷式逆回購到期,央行兩次公告,意味着全月將實現淨投放。

業內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6月處於半年流動性考覈的關鍵節點,又疊加同業存單大規模到期等因素,全月金融機構對流動性需求較高,央行提供中期資金支持,體現了對市場的呵護。

“在5月央行降準釋放約10000億元長期流動性基礎上,6月買斷式逆回購加量,繼續加大中期流動性投放,有助於在政府債券持續大規模發行、近月銀行同業存單到期規模處於“高峰期”階段,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持續處於充裕狀態,控制資金面波動。”

央行月內二度公告操作 繼續加大中期流動性投放

爲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6月5日央行首次預告並於6日開展10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時隔短短一週,今日央行二度公告操作。

今日,央行公告6月16日將以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方式開展4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期限爲6個月(182天)。數據顯示,6月分別有5000億元3個月期和7000億元6個月期買斷式逆回購到期,這意味着截至6月16日央行全月將實現2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淨投放。

“在5月央行降準釋放約10000億元長期流動性基礎上,6月買斷式逆回購加量,繼續加大中期流動性投放,一方面有助於在政府債券持續大規模發行、近月銀行同業存單到期規模處於“高峰期”階段,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持續處於充裕狀態,控制資金面波動。”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央行爲何選擇6月兩度預告管理市場預期?或與6月作爲傳統流動性管理的關鍵節點,資金面迎來多重壓力疊加的“大考”有關。海通資管指出,銀行同業存單到期高峰的集中衝擊,6月全月到期規模超4萬億元,銀行短期資金缺口擴大;與此同時,金融機構還需應對季末流動性考覈的“常規挑戰”,疊加政府債券發行加速帶來的資金需求激增,資金面供需矛盾進一步凸顯。

光大證券金融表示,考慮季節性走勢,近年來6月短端資金利率整體呈“月初回落、下旬走高”走勢。考慮到6月末適逢半年度財報和考覈,流動性管理將提前做出安排,壓力料不太會延續到月末最後兩天。

“貸款投放強度和節奏對超儲率的擠壓,並由此影響國股銀行資金融出意願;預估6月政府債淨融資規模仍在1萬億左右,可能形成階段性擾動;此外,6月下旬NCD到期量集中,同時信貸衝量,屆時MLF投放量值得關注。”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指出。

王青指出,此舉也釋放了數量型貨幣政策工具持續加力的政策信號,有助於推動寬信用進程,強化逆週期調節。“買斷式逆回購操作從月末披露到提前發佈,顯示貨幣政策操作透明度增加,能夠更爲有效引導和穩定市場預期。”

6月同業存單到期望平穩過渡 量價不會較大幅度變動

展望6月,同業存單到期量較大爲主要擾動因素之一,但市場預計資金面仍將平穩過渡。Wind數據顯示,6月同業存單到期量預計將達到4.2萬億元,創下歷史單月最高紀錄。其中,上旬和中旬爲集中到期時點,分別有約9200億元和1.95萬億元存單將到期。

王一峰認爲,當前情況下,6月存單利率主要擾動因素在於到期量大,當月到期量4.2萬億,較5月多增1.7萬億,創近年月度到期量峰值,銀行續發壓力較前期加大。但也有對衝因素,可能使得6月存單續髮量小於到期量。6月存單雖面臨較大到期壓力,但受多重因素牽制,預計整體量、價水平較前期難有較大幅度變動。

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部表示,展望6月,財政因素對資金面的擾動或將邊際減弱。考慮到銀行半年末考覈背景下6月信貸投放規模通常較高,疊加新一輪存款掛牌利率調降落地後銀行負債端也可能會面臨一定的壓力,資金面或難以實現自發式平衡。預計央行還將通過買斷式逆回購、MLF等手段進一步投放中長期流動性,6月資金面整體仍有望維持供需均衡格局,DR007利率中樞或保持在略高於政策利率的水平上低位震盪。

“接下來央行還會綜合運用質押式逆回購、MLF、買斷式逆回購等中短期流動性管理工具,推動銀行體系流動性持續處於充裕狀態。這也是當前增加企業和居民信貸可獲得性、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重要一環。”王青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