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抄底”路線圖

“資產荒”與政策鬆綁雙重驅動下,保險資金正積極增配權益資產。

8月份以來,保險舉牌進入密集階段,甚至時隔6年再次出現了舉牌同業的現象。

8月11日,中國平安買入中國太保H股約174萬股,佔港股流通股的比例達5.04%;同日,民生人壽在場內增持100萬股浙商銀行H股股份,佔該行H股股本突破5%,觸發舉牌;8月12日,平安系資金繼續買入中國人壽950萬股H股股票,觸發舉牌。

今年年初,中央金融辦、金融監管總局等六部門聯合發佈了《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爲保險資金等中長期資金入市創造有利環境,如引導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從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於投資A股,對國有保險公司經營績效全面實行三年以上的長週期考覈等。

在政策引領下,保險資金入市的步伐也明顯加快,尤其舉牌上市公司次數顯著增加。

根據保險行業協會披露信息,以公告掛網日爲標準統計,今年以來險資舉牌動作近30次。銀行是險資最青睞的板塊,其中平安人壽多次舉牌港股的郵儲銀行、招商銀行、農業銀行,瑞衆人壽舉牌港股中信銀行,弘康人壽則三度舉牌港股鄭州銀行。

除了銀行,公用事業板塊也是險資青睞的方向,例如長城人壽、利安人壽今年分別舉牌了中國水務和江南水務,中國人壽舉牌電投產融。

可見,在險資向權益市場遷徙的過程中,經營能力穩健、股息回報突出的公司正成險資配置的重要方向。

01 巨鯨轉身

保險企業的商業模式與銀行類似,通過銷售保單獲取負債資金,繼而通過資金投資形成資產端,最終通過資產負債兩端的管理實現利差收益。

在老齡化背景下,居民投保意識增強推動保費收入穩健增長,帶動保險資金運用餘額持續提升。

保險資金規模的持續擴大爲其資產配置提供了更大空間。

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披露的數據,截至2025年中,保險資金運用餘額突破36萬億,2025上半年同比增長17.39%。

這其中,國內人身險資金佔比接近90%,考慮到人身險的長期負債特性,在資產負債匹配需求下,長期利率債及地方政府債成爲險企核心配置標的。

2025年二季度數據顯示,保險公司債券投資佔比仍維持在50%以上。

然而這種配置結構正面臨挑戰。

在長端利率中樞下行的背景下,以固收投資爲主的險企普遍面臨淨投資收益率下行壓力。

2024年報顯示,主要上市險企中,中國平安、中國太保等5家頭部險企的淨投資收益率已跌破4%,較2019年行業普遍超過4.5%的水平明顯下滑。

這促使險企主動增配高股息等基本面相對穩定的權益資產,以防範潛在的利差損風險。

此外,新會計準則下,銀行、保險等紅利資產納入FVOCI科目後,僅將分紅收入計入當期損益,公允價值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股價波動不影響利潤表。這一會計處理方式降低了市場波動對財務報表的衝擊,進一步強化了險資配置高股息、穩定分紅資產的動力。

02 熊市相對抗跌、牛市也沒掉隊

在資本市場中,紅利資產作爲優質的現金流來源,持續爲投資者提供長期較爲穩定回報。

這類資產往往來自銀行、交運、電力等成熟行業,雖不具備成長股的爆發潛力,卻能通過穩定的高分紅爲投資者創造持續收益。

歷史數據表明,經歷多輪市場週期後,紅利資產的長期收益表現優異。以紅利低波指數爲例,其不僅長期跑贏滬深300指數,基日以來的年化漲幅能達到13.74%,更在2021年以來的市場下行階段展現出顯著的防禦特性,走出獨立行情。這種"熊市防禦性強、牛市跟漲能力突出"的特徵,有望使其成爲資產配置的核心組成部分。

紅利資產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其確定性,具體體現在:穩定的終端需求、成熟的商業模式、可觀的分紅比例等,這些要素構築了紅利資產的護城河,使其在市場波動中始終保持淡定從容。

從動態視角觀察,紅利低波指數成分股的行業配置會隨核心選股指標——股息率與波動率的變化進行動態優化調整,這種基於規則的再平衡機制有望使其天然具備估值修復功能,能有效規避市場高估值風險。

當前環境下(截至2025年8月22日,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約1.8%),相較房地產、信託等資產收益率下行,紅利低波指數4%的股息回報依然具有明顯優勢。2024年"新國九條"強化分紅監管,推動A股分紅機制常態化。在高質量發展階段,傳統行業資本開支下降帶來的自由現金流提升,爲持續分紅奠定一定基礎。

可以說,穩定的現金流創造能力、優異的長期回報表現和卓越的風險控制特徵,構成了紅利策略的持久價值。在優質資產稀缺與利率下行的雙重背景下,紅利投資正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

03 新風向

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養老金投資是最貼近險資等中長期資金的配置類別之一。其"長錢長投"的特性不追求短期高收益,更注重資金的安全性和穩定回報,這樣的投資目標與紅利低波策略具有天然的契合性。

市場數據印證了這一趨勢。

觀察養老金指數產品規模變化可見,紅利低波策略正獲資金加速佈局。截至二季度末,華泰柏瑞紅利低波ETF聯接Y(022951)的規模達1.87億元,較2024年末增長近1.42億元,增幅超311%,不僅是目前市場僅有的規模超過1.1億元的指數Y份額基金,也是2025上半年規模增長最多的養老Y份額基金。

一方面,華泰柏瑞紅利低波ETF聯接基金自成立以來連續5個完整年度(2020-2024年)實現年年正收益的歷史表現相當亮眼,從產品端驗證了紅利低波策略的長期有效性,成爲了華泰柏瑞紅利低波ETF聯接Y吸引資金的一個重要支撐。

另一方面,華泰柏瑞紅利低波ETF聯接Y(022951)掛鉤的場內ETF,也是目前全市場規模最大的紅利低波ETF(512890),目前規模約爲210億元,規模優勢非常明顯。

除策略和流動性優勢外,Y份額更具制度性紅利:

根據《關於在全國範圍實施個人養老金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公告》,Y類份額可以享受個人養老金稅收優惠。在繳費環節,每人每年都有1.2萬元的繳費額度,個人向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投資可以在綜合所得或經營所得中據實扣除,每年最高可省5400元;在領取環節,僅需按照領取額的3%繳納個人所得稅,不區分本金和投資收益。

例如,如果考慮3%領取稅率,月均收入爲20000元的投資者,每年將12000元投入華泰柏瑞紅利低波ETF聯接Y(022951),待滿足領取條件時,這12000元對應的最大免稅額爲2400元,扣除繳納的360元個人所得稅,相當於總共節省了2040元所得稅。

低利率環境已成爲當前最顯著的時代特徵,傳統的固定利息收入模式或已難以滿足時代變革下的中長期資金配置需求,以華泰柏瑞紅利低波ETF聯接Y(022951)爲代表的指數基金Y份額產品有望成爲新經濟環境下養老投資的優選方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