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電源年報披露“最強打工人”:年薪高達1750萬,是董事長的4.5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費心懿 上海報道

今年2月27日,物理學博士張朝陽在光儲企業陽光電源(300274.SZ)開了一期關於“儲能黑科技”直播物理課。陽光電源方派出的,輔以張朝陽左右的分別是副董事長顧亦磊和高級副總裁吳家貌。

已經成長爲“光儲一哥”的陽光電源,同時帶火了兩位“最強打工人”。

年薪千萬的“最強打工人”

日前,陽光電源2024年年報披露,公司對外公佈的高管薪酬顯示,副董事長、高級副總裁顧亦磊和董事、高級副總裁吳家貌分別獲得1750萬元和1294萬元的薪酬,遠高於高管平均薪酬585.30萬元,是董事長、總裁曹仁賢薪酬的4.5倍和3.3倍。

這是目前陽光電源中唯二薪資超過千萬級的高管。

另外,公告還披露,基於《關於向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激勵對象授予預留部分限制性股票的議案》,2024年,顧亦磊被授予218,400股,吳家貌被授予119,000股。兩人合計被授予337,400股,授予價格爲30.18元/股。

疊加持有的股份,顧亦磊在2024年薪酬及期末持股市值相當於6,401.29萬元;吳家貌的薪酬疊加期末持股對應市值,相當於5,170.07萬元。

這也是全公司薪酬上浮最快的高管。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翻看了陽光電源近6年披露的高管薪資,顧亦磊和吳家貌在2020年到2024年這五年間,均是高管中薪酬最高的二位。

顧亦磊年僅48歲,是管理層中較爲年輕的一代,曾先後任職於中達斯米克股份有限公司(臺達集團)、深圳康達煒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山特電子(深圳)有限公司、伊頓(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等。2015年9月加入陽光電源,先後擔任陽光電源研究院副院長、中央研究院院長。現任公司副董事長、高級副總裁兼光儲集團總裁。

吳家貌現年53歲,曾任職於寧國雙津集團,2005年3月加入陽光電源,先後任陽光電源銷售部經理、陽光電源上海分公司總經理。現任公司董事、高級副總裁兼光儲集團全球營銷總裁。

追溯到六年前,2019年,顧亦磊和吳家貌薪資均爲150萬元,處於高管中薪酬的中間序列,而到2024年,這兩位高管的薪酬已經分別暴漲11倍和8.6倍。

對比同期陽光電源的人均薪酬,最近5年,陽光電源員工數量增長從2020年末的4492人增長到2024年末的17305人,增長了4倍。公司的人均薪酬從30.32萬元提高至37.93萬元。其中,2022年末的人均薪酬最高,爲39.74萬元。

這無疑意味着,兩位高管薪水高升的背後勢必暗含了陽光電源對於其所執掌業務的超高滿意度與超高預期。

“光儲一哥”面臨新煩惱

顧亦磊和吳家貌所執掌的“光儲集團”是陽光電源近幾年最主要的業績來源,實現了高速增長。

從2024年年報來看,在光伏行業哀鴻遍野的當下,陽光電源業績不降反升。營業收入778億元,同比增長7.8%;歸母淨利潤110億元,同比增長16.9%。

從收入結構來看,逆變器同比保持了良性增長,儲能實現了快速增長,新能源投資開發業務收入有所下降,主要系低毛利的家庭光伏業務收入佔比提升。

其中,2024年,光伏逆變器發貨147GW,同比增長13%。2025年第一季度,受益於國內搶裝潮,繼續良性增長。

儲能業務是陽光電源2024年業績增長中的最大看點,也是除了光伏逆變器之外陽光電源的第二大營收來源及利潤增長點。

2024年,陽光電源的儲能業務收入同比增長超40%。發貨量達28GWh,同比增長167%。由於業務主要分佈在歐洲、美洲、中東、亞太等成熟電力市場,毛利率遠高於同行,高達36.69%,同比增加4.07%。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與Algihaz簽約了7.8GWh中東標杆儲能項目亦是“史上最大的儲能訂單”,這意味着公司進一步鞏固了在非美市場的地位。

從市場份額來看,據標普全球2024年發佈的儲能系統全球累計裝機量排名,陽光電源位列全球第一;此外在彭博新能源財經發布的2024年全球可融資性排名中,陽光電源儲能系統和PCS均獲得全球第一。

不過,儘管穩坐“光儲一哥”之位,但在外部因素波動的當下,兩位“最強打工人”所需面對的挑戰正在加強。

在年報披露後的投資者關係活動中,五百多位投資者加入了這場會議,最爲市場投資者關注的便是美國市場變化對公司業務的影響。

聚焦儲能業務美國市場的影響,管理層介紹,“近期儲能發貨暫停,但市場還在,只是後推了;其他市場,發貨節奏基本符合預期。總體價格穩中有降。”

據悉,美國市場收入大概佔公司整體收入的10%~20%。一季度儲能發貨量比較大,但是發貨並不代表當期確認收入,儲能從發貨到確收有一定的滯後期。

管理層坦言,公司年初制定的2025年儲能全球出貨目標是40GWh到50GWh。現在美國“對等關稅”存在不確定性,美國市場的出貨量不好判斷。

“假如美國高關稅政策一直持續,極限情況下和年初目標相比會影響全年發貨4-5GWh,整體發貨影響有限。”管理層透露。

此外,談及光伏市場,管理層表示,長期需求保持增長,但2024年到2030年的複合增長率大概10%以上。一是因爲基數比較大,二是疊加美國關稅和中國136號文件影響,市場會被推遲。因爲基數大,今年國內光伏增長的壓力還是比較大的,但是後面幾年應該還是比較樂觀的。

管理層判斷,歐洲光伏市場相對穩定,美國市場今年可能今年增長承壓,其他東南亞、中東、南美等地區光伏市場還是在增長。“所以總體來說今年相對會差一些,過了今年以後,應該會調整糾偏,長遠來看還是充滿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