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口堰塞湖溢流 靳珩隧道滅頂、魯丹橋成大瀑布 震撼影片曝光
燕子口堰塞湖溢流,魯丹橋瞬間成爲大型瀑布,十分壯觀但也讓人不寒而慄。(圖/中視新聞)
位在花蓮縣秀林鄉的太魯閣燕子口,因土石崩塌,17日上午公路局施工人員巡邏時,發現形成巨大堰塞湖,隨即回報林保署與花蓮縣府,林保署花蓮分署勘查發現,堰塞湖的水位上升超乎想像,以每小時70公分的速度上漲,立刻發報紅色警示,撤離下游居民。18日凌晨湖水開始溢流,現場震撼影片也曝光。
燕子口堰塞湖溢流凌晨開始溢流,水逐漸遍佈整個靳珩隧道,導致多個「鏡頭君」故障黑畫面。透過影片可以看到,湖水持續溢流,到了上午時靳珩隧道一度滅頂,外面的魯丹橋也因此形成超級大瀑布,整座橋面水流而下,相當壯觀,明隧道也滿室積水,溢流的水也因此得以再度注入立霧溪。
燕子口堰塞湖溢流,與步道「合體」,靳珩隧道也一度被滅頂。(圖/中視新聞)
然而雖然流出不少水,堰塞湖水位依舊持續上升,林保署18日晚間發佈警報,表示水位距離壩頂不到5公尺,短期內隨時有潰壩的可能性,並點名下游的富世村民樂部落、民有部落、崇德瑩農場周邊地區及東部電廠員工持續撤離,由於早上一度有民衆前往觀賞溢流,因此林保署也委請太管處持續進行管制,禁止遊客進入太魯閣國家公園區域。
林保署指出,燕子口壩體高度54公尺,土砂體積40萬立方公尺,蓄水量270萬噸,由成功大學堰塞湖防災團隊及陽明交大團隊於現場共同進行進一步測量與監測,由於水位上升快,評估後,預期大型機具將從壩體下方進場施工降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