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83歲老婦毒殺46歲親兒子,法院判決其因可憫,其情可宥,虐心

2017年5月9日下午,廣州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太太走進派出所說:“警察同志,我是來自首的!我把我的兒子給毒死了!”

老太太說完這句話後,所有人直接愣在了原地,在場的工作人員怎麼也想不到竟然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無人不好奇,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在工作人員的詢問下,老太太陷入對往事的回憶中。

她叫王宛蘭,被她殺掉的是她的小兒子李建恩。

1934年,王宛蘭出生在廣州,建國後,她在廣州電廠當工人,沒多久她跟一起在電子廠上班的李姓小夥走在了一起。

1957年,兩人生下大兒子李建堅,活潑好動的他給這個原本就非常幸福的小家庭帶來了不少的歡聲笑語。

而在丈夫兢兢業業的工作下,家裡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

那時候的人都比較注重養兒防老,大家都是多子多福的想法,計劃生育也還尚未實行,家裡生活也不困難,於是兩個人就有了再生一個的想法。

1971年,大兒子李建堅14歲,同年,小兒子李建恩出生了。

但隨着李建恩一天天長大,細心的王宛蘭發現了一些不對勁:

正常的小孩一般在一歲左右就能慢慢學會走路,李建恩三歲了還是無法行走,而且在別人小孩早早就會叫爸爸媽媽的年齡,他從來也不說話。

王宛蘭整日眉頭緊蹙,生怕是自己照顧不周導致小兒子李建恩生了什麼病。

丈夫爲此也沒少安慰她,畢竟很多孩子晚一點走路、說話也是常有的。

就這樣又過去了一年,可李建恩的情況還是不見好轉,意識到不妙的兩人趕緊抱着他去醫院檢查。

結果卻把兩人嚇壞了。

由於染色體異常,李建恩的成長過程會有明顯智能落後、特殊面容、生長髮育障礙等情況,即所謂的“唐氏綜合徵”。

也就是說,終其一生,李建恩都將停留在幾歲的智力水平,沒有任何的自理能力。

無法接受這個事實的王宛蘭趴在丈夫懷裡痛哭。

大夫對此也只是搖了搖頭,嘆了口氣。

此後的日子裡,因爲不願意放棄一絲希望,小兩口就向廠子裡請了長假,帶着小兒子李建恩輾轉各地尋找能夠治療唐氏綜合徵的良方。

只是這種病本就無藥可治,即使到了醫療、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也仍然是一種難以治癒的疑難雜症,更別說當時了。

奔波了一年後,兩人不得不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

王宛蘭臉上從此也再無原本代表生活幸福的笑容,病治不好,她只能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小建恩。

不知不覺又六年過去了,10歲的李建恩還是不會說話,雙眼空洞,目光無神。

只是值得慶幸的是,在王宛蘭的精心照顧下,他能走幾步路了,儘管不能走多。

後來幾乎整個家的重心都放在了李建恩身上:

王宛蘭爲了照顧他,直接辭去原有的工作,四十多歲的她整日起早貪黑,爲李建恩做飯洗衣,教他說話走路,沒有一絲屬於自己的時間,也不再走親戚,跟別人家長裡短;

另一邊,王宛蘭辭職後,生活的重擔全部落在丈夫和大兒子李建堅身上,爲此他不得不整日在廠子里加班,李建堅也毅然選擇了輟學打工以補貼家用。

李建恩15歲那年,屬於他們的奇蹟發生了。

也許是王宛蘭對兒子的精心照顧感動了上蒼,有一天李建恩居然說說話了,還知道喊爸爸媽媽。

儘管這對於別的孩子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對於王宛蘭來說卻意義非凡。

那一年她因兒子的變化流下激動的淚水,那一年她更加確信,只要自己照顧得好,李建恩一定可以恢復正常。

此後數年間,李建恩的情況越來越好,王宛蘭甚至動過給他找一個媳婦的想法,畢竟自己無法照顧他一輩子,大兒子也已經成家離去,自己和丈夫去世了之後,誰來照顧他呢?

只不過現實就是現實,自己的眼裡李建恩是塊寶,別人眼裡不過是垃圾。

爲此已經六十歲的王宛蘭身心俱疲,去醫院檢查才知道自己已經得了心臟病和高血壓。

她知道自己的時間可能不多了。

然而,麻繩專挑細處斷,看着慢慢好起來的李建恩,命運再次給王宛蘭開了一個玩笑。

2001年的一天,她去喊李建恩起牀,卻發現他怎麼也起不來了,話也不會說了。

後來才知道是唐氏綜合徵的併發症:李建恩一旦過了30歲,就會老年癡呆,之前無論恢復的如何都會化爲泡影。

這也意味着李建恩從此之後只能臥牀,吃喝拉撒再也離不開牀半步。

她只能和退休的丈夫輪換照顧李建恩。

2013年,王宛蘭八十歲了,也是那一年,因爲一生的勞累,她的丈夫身體被拖垮,去世了!

彌留之際,他握着王宛蘭的手說道:“這輩子你跟着我真是受苦了!我對不起你!以後就要靠你自己照顧好孩子了!”

丈夫走後,她陷入巨大的悲痛,心臟病還不時發作,這讓她開始害怕。

她得給兒子找後路。

有人跟她提議把李建恩送到福利院,但她考察後認爲不行,社區在瞭解到她的情況後也會派護工兩週來一次,但只是杯水車薪。

萬分悲痛的她漸漸有了一個大膽的主意:幫助李建恩徹底解脫。

2017年,王宛蘭成了藥店的常客。

她經常以整日失眠、頭痛難忍爲藉口讓社區大夫給她開安眠藥。

大夫心生同情,便開給了她。

靠着這個辦法,短短5個月她弄來60片安眠藥。

在一切都做好準備後,她寫了一封信講了自己的真實想法。

2017年5月9日下午兩點,王宛蘭煮了一碗粥,裡面加了蜂蜜和60片安眠藥。

強忍着淚水,她看着李建恩慢慢喝了下去。

喝完粥後,李建恩陷入沉睡,在睡夢中一命嗚呼。

做完一切,她給大兒子李建堅打電話說明了一切,隨後讓他陪着自己去派出所自首。

警方聽完事情經過,一時間不知所措。

該如何處理呢?動機在所有人看來都是好的,但殺人就是殺人啊!這一點無法改變。

最後警方決定將此事移交法院處理。

事情曝光後,引起社會的巨大同情,大家紛紛表示理解王宛蘭的選擇。

鄰居們聽說後也聯名寫信替王宛蘭求情,畢竟這個可憐女人一輩子的付出,他們全部看在眼裡。

李建恩在世的四五十年,她這個母親從未睡過一個好覺,手上更滿是老繭,她怎麼都直不起來的腰似乎憤憤訴說這輩子她到底吃了多少苦。

2017年10月,當地法院開始審理此案:

他們認爲王宛蘭其因可憫,其情可宥,雖然殺了人,但動機是出於一個母親對於一個兒子的愛,也是在幫他解脫痛苦。

結合相關法律條文,最終宣判:

王宛蘭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執行。

2021年10月,王宛蘭收到法院消息,法院方面稱考慮到她年事已高,對其的三年刑罰不再執行。

此後她便和大兒子生活在一起,安享自己的晚年。

不得不說,王宛蘭這一生真的是太難了,想必換做其他人,也未必會比她做得更好了吧!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擇呢?

注:文中人物均爲化名,素材來源於網絡,文中部分圖片與文章無關,若有侵權或者不實以及不當之處,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