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正國肺腺癌病逝…不吸菸也中標?研究揭「1飲食習慣」恐成隱形推手

「好小子」顏正國昨天驚傳肺腺癌辭世,享年50歲。本報資料照片

藝人顏正國於7日因肺腺癌末期病逝,享年50歲,震驚演藝圈與社會大衆。這起令人惋惜的逝世,不僅讓人懷念他過去的作品與人生軌跡,更再次引起社會對「肺腺癌成因」的關注。長期以來,肺腺癌被視爲與吸菸、空氣污染密切相關的疾病。在3月發表在《Nature Metabolism》期刊上的最新研究,打破了這項傳統觀點。研究指出:「高糖、高脂」的西方飲食,可能同樣是促使肺腺癌發展的幕後推手。

營養師呂美寶在臉書粉專「食物的力量.呂美寶營養師」表示,這項由佛羅里達大學癌症中心所主導的研究,透過動物實驗發現,當小鼠長期攝取高糖高脂的飲食,其肺部細胞竟出現大量異常「肝糖(glycogen)」堆積。這些本應儲存在肝臟與肌肉的肝糖,竟被癌細胞「截走」,成爲其專屬能源來源。

研究團隊指出,這些異常肝糖對癌細胞的幫助包括:被轉化爲穩定的能量來源、提供癌細胞快速複製所需的「建材」、抑制AMPK(細胞能量警報系統),讓癌細胞「忘記自己已經過度生長」。簡言之,肝糖成爲癌細胞的私人糧倉,支持其不斷生長、擴散。

高糖、高GI飲食是危機來源

這項研究引發關注的關鍵在於:即使不吸菸、不暴露在污染環境中,若長期攝取高糖、精緻澱粉與高脂飲食,可能仍會讓肺部細胞暴露於癌變風險中。尤其像是:白麪包、甜食、含糖飲料等高升糖指數(GI)食物和長期缺乏運動與代謝異常者,這些因素可能促進肝糖與脂肪的堆積,形成癌細胞理想的代謝環境。

預防肺腺癌,除了避免吸菸與空污,更應該從正確飲食與生活型態着手:

避免或減少攝取:

高GI食物:含糖飲料、精製澱粉類(如白飯、蛋糕、麪包)

增加攝取以下抗發炎與抗氧化食物:

富含多酚蔬果:莓果類、番茄、綠葉蔬菜

Omega-3脂肪酸:鯖魚、亞麻籽、魚油

原型全谷與豆類:糙米、紅薏仁、藜麥、毛豆

茶飲與植化素:綠茶、薑黃、迷迭香

建立良好生活習慣:

規律運動:促進肝糖儲存在肌肉、穩定代謝

良好睡眠品質:修復細胞、降低體內慢性發炎

關鍵並非完全拒吃碳水化合物,而是:吃對碳水,選擇低GI、富含纖維的食材、適量攝取,避免過度進食導致代謝失衡、避免發炎體質:有助減少癌細胞生長的機會。

如此一來,能活化體內AMPK蛋白,幫助抑制癌細胞增生,並啓動「自噬機制(Autophagy)」,促進細胞修復與健康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