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市主導產業勞模工匠助企行暨創新工作室聯盟成果交流會舉辦

煙臺融媒8月15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鍾嘉琳)近日,“引智助企·匠築港城”煙臺市主導產業勞模工匠助企行暨創新工作室聯盟成果交流會在煙臺市高新區工人文化宮舉辦。此次活動既是在煙臺人才周暨人才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大會上勞模工匠風采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服務產業發展、賦能企業創新的務實行動,標誌着我市勞模工匠資源將更直接、更精準地服務於企業需求。

會議公佈煙臺市產業鏈勞模工匠服務隊名單,印發《煙臺市“引智助企·匠築港城”勞模工匠助企行專項行動方案》,明確將聚焦全市16條重點產業鏈,成立由鏈主企業、骨幹企業勞模工匠和院校專家組成的服務隊,深入企業開展技術服務、技能培訓、管理提升服務,參與企業技術革新、科技攻關等,每年帶動各級開展不少於200場次助企行服務,爲企業解決不少於200個技術問題,幫助不少於1000人次企業職工提升技能水平,帶動更多產業工人立足崗位、專注創新,團結協作、精益求精,爲企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勞模工匠是優秀產業工人代表,精操作、懂工藝、會管理、善協作、能創新,是廣大職工學習的榜樣和模範,也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寶貴財富”。

“勞模工匠助企行專項行動是我們施展才華、建功立業的廣闊舞臺,更是全市職工奮進新徵程、建功新時代的生動實踐。”活動現場,全國勞動模範、齊魯大工匠、冰輪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研發製造運營部焊工孫志輝向全市各行各業的勞模工匠發出倡議,當好工人階級時代風采的踐行者、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推動者、產業工人隊伍薪火相傳的引領者,帶動更多人特別是青年人提升技術技能水平及創新創造能力,成爲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高素質產業工人。

此次活動旨在進一步整合產業鏈勞模工匠和駐煙高校、職業院校專家教授資源,深化創新工作室聯盟效能,推動“智力”與“產業”精準對接,讓更多創新成果轉化爲現實生產力。

“作爲勞模,我們注重將精益求精的態度傳遞給企業施工團隊。在與企業合作過程中,通過工藝演示、標準解讀等方式,引導一線砌築工人樹立‘每一塊磚都是藝術品’的質量意識,從根本上減少因工藝不精導致的質量問題,助力企業提升施工品質。”山東省勞動模範、煙臺大工匠、煙臺城鄉建設學校高級實習指導教師於炳安說,“砌築技能人才的培養,必須打破‘課堂講工藝、工地練堆磚’的傳統模式,產教融合爲我們提供了絕佳路徑,讓人才培養能夠精準對接企業需求。”

“近些年,大量勞模工匠人才投入到科研工作中,以工匠精神爲指引,紮根一線、大膽創新,取得了顯著成績,有力推動了企業高質量發展步伐。”全國勞動模範、齊魯大工匠、山東黃金冶煉有限公司質檢中心副主任單召勇表示。

近年來,市總工會瞄準主導產業強鏈補鏈延鏈,建立全省首家地市級職工創新創效服務基地和大企業創新創效聯盟,探索成立“跨產業、跨企業、跨工種”職工創新聯盟,爲勞模工匠更好助力企業發展提供了全方位、多維度服務途徑。

“我們以‘引智助企·匠築港城’爲主題,舉辦煙臺市主導產業勞模工匠助企行暨創新工作室聯盟成果交流會,高度契合我市以人才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大邏輯,爲勞模工匠以及百萬產業工人更好服務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的更廣闊舞臺。”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陳海濤表示,“推動‘勞模工匠助企行’專項行動取得實效,重在瞭解企業需求,貴在解決實際問題。”

各區市、各單位將根據本轄區、本行業實際,組織本轄區(行業)專家教授、勞模工匠、技術能手、科學技術獎中工人創新項目獲得者等,建立行業類別清晰、專業特長突出的各具特色的勞模工匠服務隊,形成“市級、區市級、產業(行業)、企業服務隊”共同行動的工作格局,構建全地域、全領域的勞模工匠“資源庫”。各級工會將彙總梳理勞模工匠人才服務“資源清單”,發佈專家教授“科研清單”,徵集企業問題“需求清單”,建立健全技術難題需求徵集和勞模工匠人才資源匹配機制,爲實現勞模價值、滿足企業需求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