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首家“勞模匠心思政課創新工作室”成立

中工網訊 3月12日,河北省首家“勞模匠心思政課創新工作室”在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成立,這是石家莊市總工會發揮勞模工匠典型引領作用,採用“工會+高校”模式,讓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創新舉措。

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張運凱說,職業院校培養的是技能人才,每一位勞模工匠都是一部最好的教科書。去年,石家莊市總工會精選14位勞模工匠常態化到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和思政老師一起備課、一起上課,通過一個個鮮活案例,面對面幫學生明確職業規劃,培育職業精神。

經過市總工會與學院謀劃對接,全省首家“勞模匠心思政課創新工作室”正式成立。該工作室由勞模工匠、學院思政課老師、優秀學生加入,把理論研究與教學實踐結合起來,打造更加完善、更具特色的勞模匠心思政課體系,持續推動勞模匠心思政課在思路、師資、教材、教法、機制上實現整體性提升、系統性重塑。

“對勞模匠心思政課我們是這麼謀劃的:首先工會根據學院的專業設置向學院推薦與專業相符的勞模,由學院聘請爲思政課兼職教授,做到學校各個專業大類全覆蓋,把單次宣講變爲融入學校思政課程安排,讓每個學生都能與所學專業的勞模工匠近距離學習交流。其次是依託‘勞模匠心思政課創新工作室’,把理論研究與教學實踐結合起來,形成研發合力和系統課程。今後我們還將在學校開闢勞模工匠事蹟展示區,讓學生走進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走進企業生產性實訓基地,用勞模的工作實景讓思政課更接地氣、更有溫度。”石家莊市建設工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道,2024年以來,市建設工會已先後組織了7場勞模工匠思政課,參與師生3000多人次。

接下來,石家莊市建設工會將依託“勞模匠心思政課創新工作室”,聯合“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及勞模工匠所在企業,開展現場教學、學生參與創新活動、教師勞模共同創新研討等實踐活動,把思政課堂從校園搬到車間,從書本延伸到現實,推動勞模工匠精神融入育人全過程,幫助學生明確職業發展路徑,培育職業精神,爲培養更多新時代工匠人才貢獻工會力量。

(河北工人報記者高超)

來源:中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