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塞湖紅色警戒...光復卻上班上課引民怨 徐榛蔚曝決策考量

花蓮光復鄉的堰塞湖紅色警戒尚未解除,縣議員蔡依靜今天一早到收容所關心,因今天要上班上課,收容的民衆多數都離開了。圖/蔡依靜提供

花蓮縣府昨晚宣佈除鳳林、萬榮2村裡外,其餘地區今天正常上班上課,仍列堰塞湖警戒區的光復鄉還有撤離民衆在收容所,縣府決策引發爭議。縣長徐榛蔚今天說,造成鄉親困擾,縣府比較抱歉,但目的是保障所有鄉親安全,至於民衆擔心受罰,她說,會以勸導爲主。

因應鳳凰臺風來襲紅色警戒,光復、鳳林、萬榮警戒區民衆約5000人於本月10日撤離,部分依親、部分到收容所安置。花蓮12日全縣停班停課,但今天僅受馬太鞍溪洪水影響的鳳林長橋、萬榮明利兩村裡還在停班課,連同光復在內其他地區都要上班課。

縣府昨天發佈後就引起光復民衆抱怨,質疑人在收容所,物品放在家裡,怎麼上班上課。在地無黨籍縣議員蔡依靜說今早6時許到收容戶查看,已經很多人離開。她表示,上次在紅色警戒時恢復停班課,是因爲幾乎已沒有收容情況,但這次收容所仍開設,就決定光復要上班上課,決策造成混亂和困擾,縣府必須負責。

縣長徐榛蔚說,光復鄉上班上課是與鄉鎮共同討論,主要考量是,花蓮已經不在臺風陸警範圍內,林保署覺得比較沒有危險的疑慮,另外堰塞湖到10月22日才解除紅色警戒,但10月14日就恢復上班上課。

她說,造成鄉親困擾,縣府比較抱歉,但爲保障所有鄉親的安全,會努力往這個方向來做。

徐榛蔚表示,堰塞湖紅色警戒時間非常長,已影響到生活日常、產業發展和所有市農工商,是不是在紅色警戒的每一天都要收容安置,就沒辦法進行任何活動?花蓮是全國首例,會請中央共同研議,如何讓堰塞湖紅色警戒的停班停課、撤離、疏散及安置,有一個標準作業,有法規可依循,讓民衆更安心。

林業保育署原定今早7時解除紅色警戒,但又在舊堰塞湖溢流口下方300公尺處發現新生堰塞湖,紅色警戒維持。

徐榛蔚說,鄉親非常擔憂,堰塞湖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斷髮生,颱風也一直來,變數很大,請中央務必重視、解決,否則只要颱風一來、強降雨一來,就有紅色警戒,又要疏散安置,生活停擺。

由於災民多數已離開收容所,紅色警戒未解除,居民移動是否受罰,如何再要求回到收容所?徐榛蔚說,會以勸導爲主,也會與林保署、經濟部等共同討論,是否有潰壩影響下游的危險性,之後會再與鄉鎮公所一起合作,也有廣播、海嘯警報、細胞簡訊等,不斷報推播、巡邏廣播勸導。

花蓮光復鄉的堰塞湖紅色警戒尚未解除,縣議員蔡依靜今天一早到收容所關心,因今天要上班上課,收容的民衆多數都離開了。圖/蔡依靜提供

花蓮縣長徐榛蔚今天說明停班停課決策過程。記者王燕華/攝影

花蓮光復鄉的堰塞湖紅色警戒尚未解除,縣議員蔡依靜今天一早到收容所關心,因今天要上班上課,收容的民衆多數都離開了。圖/蔡依靜提供

花蓮光復鄉的堰塞湖紅色警戒尚未解除,縣議員蔡依靜今天一早到收容所關心,因今天要上班上課,收容的民衆多數都離開了。圖/蔡依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