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徐榛蔚同框咬耳朵 承諾解決堰塞湖!下令做好4基本功
▲有別於日前賴清德第一次到花蓮勘災,沒有見到花蓮縣長徐臻蔚,僅以電話連繫;這次兩人比肩而坐,還咬耳朵討論救災復原情況。(圖/直播共訊畫面)
記者陶本和/臺北報導
中秋連假的第二天(5日),總統賴清德視察花蓮縣光復鄉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有別於上一次到光復鄉勘災,無緣見到花蓮縣長徐榛蔚,這次兩人終於比肩而坐,在聽取簡報時,還不時咬耳朵討論救災情況。賴清德在談話時表示,堰塞湖短期若無法徹底解決,有4件事情要先做,就是掌握水流水位、暫時性堤防、河牀清淤,以及撤離計劃。
回顧日前洪災發生初期,賴清德第一次到花蓮勘災,但當時徐榛蔚沒有到災變中心前進協調所開會,賴清德只好致電給徐榛蔚,隔空詢問花蓮縣政府所需要的協助;不過,這次賴清德在中秋節前,再次來到花蓮勘災,瞭解災後復原狀況,這次徐榛蔚沒有缺席,兩人還比肩而坐,在聽取簡報時,也不時咬耳朵討論救災狀況。
對於後續堰塞湖的解決方案部分,賴清德在談話中表示,內政部長劉世芳已經邀集專家學者,持續就堰塞湖進行監控,也在討論可能的解決方案。不過,賴清德強調,在短期如果無法解決堰塞湖的問題,那同時就要做好4件事:第一是河川水面水流到底順不順?水位如何?第二,是暫時性堤防的施作工程;第三,是河牀清淤工程要持續;最後第四,就是撤離計劃。
賴清德認爲,只有落實做好這4件事,纔有機會把堰塞湖的紅色警戒給解除,逐步降到黃色警戒,甚至是未來更低的警戒標準,這樣纔可以讓民衆不用再憂心。
賴清德特別承諾,整府一定會想辦法來解決堰塞湖的問題,可以前述的4項基本功要先落實。他叮囑負責的相關單位,不論中央或地方,都要共同來合作,完成這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