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美國男孩面臨更突出“成長困境”

參考消息網7月11日報道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5月13日刊發文章,題爲《並非錯覺:數據顯示男孩在教育、心理和成長方面落後於女性同齡人》,作者是克萊爾·米勒。文章摘編如下:

男孩和青年男性活得並不輕鬆。事實表明,他們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學業成就、心理健康和成年過程——正在逐漸落後,而同齡女性正全面領先。

研究人員表示,在美國,經濟和社會變化協同作用,改變了男性的成長軌跡。學校發生了有利於女孩的變化,工作也是如此。

年輕人自身也傾向於認爲,如今的女孩至少和男孩旗鼓相當,甚至常常比男孩能力更強。很多男孩則表示,他們缺乏歸屬感、不受重視,父母和兒童工作者對於男孩的健康成長也抱有擔憂。大量數據表明,男孩和青年男性的身心成長出現了停滯不前的現象。

《叛逆的原因:重塑男孩、我們自己及我們的文化》一書作者、紐約大學發展心理學教授奈奧比·韋說,情況正在開始發生改變。“男孩和青年男性,他們和其他人一樣,內心渴望認同,渴望他人將自己視作有用的人。”她說,“他們不僅想要生存,還想要茁壯成長。”

以下是男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受阻的概述:

·教育水平

研究人員說,學業壓力提前對於男孩來說可能並非好事,因爲男孩通常比女孩成熟得晚。男孩進入幼兒園時在學業準備和行爲表現上均落後於女孩,這種性別差異在升學後仍然存在。在美國,女孩在閱讀測試中的得分普遍高於男孩。

根據布魯金斯學會的一項分析,所有這些均導致男孩的高中按時畢業比例低於女孩——男孩爲83%,女孩爲89%。

在大學入學人數上, 女生也超過了男生。進入大學和職業前景及收入直接相關。數據顯示,在近年的高中畢業生中,約有57%的男生進入了大學,略高於1960年的54%。而同一時期,女生的大學入學率已經超過了男生,從38%上升到66%。

不過,男生在學業上並非沒有優勢。在數學測試中,男生的分數往往高於女生(尤其是那些居住在高收入區的白人男孩和亞裔美國男孩);且自疫情以來,相對於女生,男生的學習成績有所提高。

不過,研究人員表示,如今學校仍存在一些問題,讓男孩無法充分發揮潛力。

“縱觀多年來的教育體系,這更像是一部女孩加速成長史。”美國男孩和男人研究所主席理查德·裡夫斯說,“有充分證據表明,教育體系對男孩並沒有那麼友好,至少沒有達到它本可以、也本應達到的水平。”

·心理健康

整體而言,年輕人的心理健康狀況一直在惡化,男孩心理健康狀況下降的體現與女孩有所不同。根據兒童和青少年健康測量倡議,在3至17歲的男孩中,28%的人有精神、情感、行爲或發育問題,而女孩中有此類問題的比例僅爲23%。

男孩被診斷患有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或自閉症的可能性約是女孩的兩倍。不過,專家也警告說,女孩可能存在漏診現象,因爲女孩的症狀有別於男孩。此外,女孩的心理健康狀況也不容樂觀,她們比男孩更容易焦慮和抑鬱。

研究人員說,因爲男孩仍面臨“男兒有淚不輕彈”的社會期望,他們的掙扎其實更多表現在行爲上。皮尤研究中心近來對青少年進行的調查發現,近三分之二的青少年認爲,男孩在課堂上更具破壞性,只有4%的人認爲女孩更具破壞性。

皮尤調查顯示,雖然大多數十幾歲男孩(84%)表示自己至少有一個可以依靠的朋友,以獲得情感上的支持,但這一比例仍落後於女孩(95%)。

總體看來,男性自殺比女性更普遍,且年輕人自殺現象有所增加。這其中,年輕男性自殺的增幅較大。美國男孩和男人研究所對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數據進行的分析顯示,2023年,15至24歲男性的自殺率爲每10萬人中有21人,高於1968年的11人。年輕女性的自殺率則從十萬分之三上升到了十萬分之五。

加州州立大學富勒頓分校男孩與男人研究中心的創始人、教授馬特·英格拉-卡爾森說:“數據清楚地顯示,男性並非超人。就我這個年齡的男性或比我更年輕的男性而言,幾乎每個人都遇到過周圍有人自殺。”

·成年之後

儘管如今的年輕人普遍晚熟,但年輕男性尤爲如此。

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在25至34歲的男性中,仍與父母同住的比例從1983年的14%上升至19%。而這一年齡段的女性,有13%與父母同住,40年前的比例爲11%。

皮尤研究中心對人口普查數據的分析發現,過去單身男女的比例對等,現在則是39%的男性和36%的女性沒有伴侶。皮尤研究中心研究人員說,這種不對等可能源於女性通常會選擇與比自己年齡大的男性結婚。

男性和女性的工作軌跡也出現了分岔。如今,很多原本由男性主導的工作,如體力勞動等,在美國已逐漸消失,而女性又主導着如今的服務性工作。

有工作或正在找工作的男性比例逐步下降,同時職業女性的比例迅速攀升。在25至54歲的男性中,有工作的人佔89%,低於1975年的94%。在同年齡段的女性中,有工作的人佔78%,遠高於1975年的55%。

儘管女性的收入仍低於男性,但自2000年以來,女性的週薪中位數增長了19%,而同期男性的週薪中位數僅增長了7%。

斯坦福大學社會學教授羅布·威勒說:“男性和男子氣概在當代美國經濟中並不吃香,目前來看,這一趨勢仍將持續。”(編譯/文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