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管”轉向“善治”,遼寧對涉企行政檢查作出系統規範
本文轉自:人民網-遼寧頻道
人民網瀋陽5月12日電 (記者尹柏寒)日前,遼寧省出臺《關於進一步規範涉企行政檢查的若干措施》,從完善清單、規範方式、嚴格實施、加大保障、強化監督5個方面亮出有效舉措,推動涉企檢查從“嚴管”向“善治”升級。
近年來,遼寧省始終堅持優化營商環境、減輕企業負擔,自2018年建立年度涉企行政檢查計劃審覈公示制度以來,持續壓減檢查項目,年均壓縮率保持在10%左右。同時加強對執法行爲的監督,2024年全省涉企行政執法案卷評查抽查比例提升至73%,一系列“組合拳”有力整治“任性執法”“選擇性監管”等亂象。此次出臺若干措施,不僅將過往有效經驗上升爲制度規範,更結合遼寧實際細化補充多項政策,明確完成時間節點,靶向解決企業反映的突出問題。
針對“誰來檢查”的問題,遼寧省要求各級司法行政部門牽頭開展行政執法主體資格清理工作,解決檢查主體身份不明晰的問題。同時,由省級行政執法部門統籌制定涉企行政檢查事項清單和檢查標準,從源頭釐清不同部門單位的權責邊界,確保檢查工作有章可循。
最大限度減少檢查頻次,突出“嚴”字要求,嚴格執行“無計劃不檢查”,嚴格控制專項檢查,嚴格限定範圍、內容和時限。同時推行“綜合查一次”聯合執法模式,推廣遠程監管、移動監管等非現場檢查手段,減少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干擾。特別建立分級分類監管機制,對信用等級高的企業實施“無事不擾”,對風險隱患企業強化精準監管,實現監管資源科學配置。
圍繞更好規範檢查,遼寧省將“亮碼執法、亮碼檢查”納入標準流程,要求執法人員入企前上傳檢查信息,實現執法過程透明化。同時規範現場檢查程序和行爲,明確檢查前需制定方案並報批,檢查後及時反饋結果,對問題企業當場出具書面指導意見,推動監管與服務深度融合。
監督保障機制同步升級,遼寧省依託12345政務服務熱線等渠道暢通企業反饋路徑,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人員資格管理,動態清理不合格執法人員,對違規檢查行爲嚴肅追責,涉嫌違法犯罪的依法移送紀檢監察機關,形成“制度+科技+監督”的閉環管理。下一步,遼寧省將聚焦企業實際需求,持續優化有關政策,確保各項措施落地見效,持續打造公開透明的市場環境,讓企業在規範監管中輕裝上陣、安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