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去--深圳正康骨科

一、腰椎間盤突出爲何會影響腳部功能?

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中,約80%可通過保守治療緩解症狀,但當突出物壓迫到特定神經根時,可能導致下肢運動功能障礙。其中,腰4-5節段和腰5-骶1節段的椎間盤突出最容易引發足部問題:

• 腰5神經根受壓:該神經支配小腿前側肌肉(如脛前肌、腓骨長短肌),這些肌肉負責完成“勾腳背”動作。若長期受壓,會導致足背伸無力,嚴重時發展爲“足下垂”(即腳背完全無法擡起)。

• 馬尾神經受壓:若中央型突出壓迫馬尾神經,可能同時出現會陰麻木、大小便障礙等更嚴重的症狀。

二、這些症狀是腰椎發出的“警報”

足下垂和足背伸無力並非突然發生,通常伴隨以下漸進表現:

1. 早期信號:走路易絆腳、腳尖拖地,穿鞋時感覺腳趾無力。

2. 典型體徵:

• 無法完成“腳後跟走路”測試;

• 單側腳背擡起困難,且無法抵抗外力按壓;

• 小腿前側肌肉萎縮或僵硬。

3. 危險臨界點:若出現足大拇趾完全無法上翹,或合併下肢放射性疼痛加重,提示神經損傷可能已進入不可逆階段。

三、如何判斷病因?

足部無力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需通過專業檢查鑑別:

• 影像學檢查:腰椎MRI或CT可明確椎間盤突出的位置和程度。

• 神經功能評估:肌電圖(EMG)能區分神經損傷與肌肉病變。

• 排除其他病因:如腓總神經損傷、腦卒中等。

四、治療原則:時間就是神經功能

• 黃金干預期:一旦確診爲腰椎源性足下垂,建議在3-6周內手術解除神經壓迫,拖延治療可能導致永久性肌力喪失。

• 術後康復:通過電刺激、踝泵訓練等方式促進神經功能恢復,但療效取決於術前神經損傷程度。

五、預防比治療更重要

1. 腰部保養:避免久坐彎腰,加強核心肌羣鍛鍊(如平板支撐、臀橋)。

2. 早期識別:腰痛合併下肢麻木時,及時就醫並定期複查肌力變化。

3. 生活習慣:控制體重、戒菸(尼古丁會加速椎間盤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