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佛山全力阻擊基孔肯雅熱(民生一線)
生命時報記者 牛雨蕾 鍾財芬 潘子虎
7月的廣東佛山,基層社區正在阻擊基孔肯雅熱。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傳染病,蚊子叮咬感染者後,病毒會在蚊子體內繁殖,蚊子再叮咬健康人時就會傳播病毒。人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後,潛伏期爲1—12天,3—7天較爲常見,症狀包括髮熱、關節疼痛和皮疹,多爲輕症,對症治療即可。由於該病毒主要通過伊蚊叮咬傳播,暫未發現人傳人病例,因此遏制疫情傳播的重點在於防蚊滅蚊。
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張文宏介紹,南方部分地區仍處於控制疫情的有效窗口期,及時採取有效迅速的措施,能阻止感染風暴的進一步形成。
網格化管理,點對點宣傳防蚊知識、發放防蚊物資
我國今年首例基孔肯雅熱報告社區是佛山市順德區樂從鎮騰衝社區。
在騰衝社區居委會大廳,蚊香成箱堆放,桌上還擺放着殺蚊煙片、驅蚊花露水、防蚊噴霧等。社區居委會主任陸培浩的辦公桌上攤放着最新修訂的防蚊宣傳冊。他告訴記者,自發現首例病例後,“防蚊戰”就沒停過。陸培浩介紹,社區已爲每家每戶免費配備防蚊物資,工作人員外出排查前也會進行防護。
騰衝社區2171戶被劃分爲20個大網格和74個小網格,防疫工作以網格爲基本單位開展。每個網格會安排一名健康管理人員,以網格爲基礎科學調配人力。防疫工作組被分爲入戶組和孳生地清理組,前者負責入戶排查隱患,後者負責環境消殺及孳生地清理工作。入戶組有30人,被分成10個小組,每組由1名村民帶路,搭配2名社區工作人員,每天進入所負責網格的居民家中,點對點宣傳防蚊知識,並排查水生植物、積水容器等隱患,發現小型蚊蟲孳生點後當場清理,大問題則拍照反饋給孳生地清理組,同時根據需要發放防蚊物資。孳生地清理組同樣由30名工作人員組成,分成5個小組,配備6臺拖拉機轉運雜物,根據入戶組反饋的問題精準消殺清理。
記者跟隨入戶工作人員走進居民劉女士家,蚊香氣味撲面而來。這是一棟4層樓房,從底層到樓頂天台均點着蚊香。劉女士說:“家裡最近24小時都保持這樣的狀態,一天至少要換好幾盤蚊香。”一旁的入戶工作人員仔細檢查樓上樓下每個角落,查看是否有瓶罐積水情況,確認劉女士無不適狀態,做好記錄才離開。
陸培浩介紹,經過不懈努力,社區防蚊成效漸顯,暫未發生聚集性病例。
制定救治應急預案,接診後實施閉環管理
爲有效應對基孔肯雅熱疫情,佛山市指定53家二級及以上醫院作爲定點收治醫院,3696張防蚊隔離牀位嚴陣以待。
7月28日,在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前往發熱門診的路上清晰可見“基孔肯雅熱(留觀區)”就診導引牌。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白紅蓮介紹,多數合併發熱、皮疹、關節痛的市民,會先前往發熱門診或對應專科(皮膚科、骨科等)就診。接診醫生若考慮患者存在基孔肯雅熱風險,會立即開具血清檢查單,快速辨別並安排核酸檢測。患者抽血後需在留觀區等待結果,陰性者可離院,陽性者則會被轉診至感染科安排住院。記者留意到,從患者進入醫院到完成抽血移至留觀區,整個過程銜接順暢,用時不到半小時。
獨立留觀區內,不少患者正耐心等待檢測結果。因檢測需要3小時左右,留觀室還配備了無線網絡、共享充電寶、休息牀位等。白紅蓮介紹,爲提高檢測效率,醫院實行一天6輪檢測(每4小時一次),最大限度縮短患者滯留時間,儘快明確診斷結果。
在感染科隔離病區,走廊內外都安裝了固定的紗簾、紗門,病房內統一懸掛着網孔細密的蚊帳。
住院第四天的樑女士向記者講述了就診經歷。她7月24日發現紅疹和關節痛,第二天就來醫院了,確診後醫護人員全程引導住院,入院第二天症狀開始好轉,現在體溫正常,關節也不怎麼疼了。她說:“根據醫護人員的監測,我有希望在一週內出院。”
白紅蓮介紹,針對基孔肯雅病毒尚無特效藥,治療以對症爲主,如發熱,可以按需服用退燒藥;關節疼痛,可以使用止痛藥。多數患者病程在7天以內,出院需要滿足症狀消失、核酸轉陰等要求,極少數高齡患者需結合核酸結果延長觀察時間。“只要做好防蚊滅蚊、及時就醫即可,不用恐慌。”白紅蓮說。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姜駿介紹,基孔肯雅熱疫情發生後,醫院快速成立防治工作領導小組、醫療救治小組和院感防控小組,制定救治應急預案、醫療救治方案和院感防控指引。在病例救治環節,從患者接診、開單檢查、留觀、入院到轉運,實行閉環管理。感染科和兒科備有90張牀位,後續還有200張隨時可用。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首例基孔肯雅熱患者7月9日入院,截至7月29日累計入院140例,出院88例。醫院與佛山市第四人民醫院(三級傳染病醫院)、順德區樂從醫院建立了雙向轉診制度,重症患者會轉至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輕症患者按需轉至下級醫院,專人專車無縫銜接,沒有出現牀位不夠的情況。
全面攻堅、持續發力,全力壓倒疫情發展勢頭
截至7月26日24時,今年廣東全省累計報告4824例基孔肯雅熱本地病例,均爲輕症,無重症和死亡病例報告。目前,已治癒出院和解除醫學觀察3224例。
7月29日,廣東省召開疫情防控和三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會議指出,廣東省基孔肯雅熱疫情防控正處在集中攻堅的關鍵期,前期快速上漲勢頭已得到初步遏制,但做好防疫工作仍面臨複雜嚴峻挑戰。要堅持羣策羣力、羣防羣控,全面攻堅、持續發力,全力壓倒疫情發展勢頭。要進一步加大監測力度;進一步強化防蚊滅蚊,堅持全民動員,廣泛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進一步做好醫療救治。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傳染病防控領域首席專家何劍峰提示,患有代謝性疾病的老人、孕婦等重點人羣需特別注意。大衆一旦在佛山、廣州等地出現相關症狀,要及時就醫,切勿拖延。
何劍峰說,作爲一種蚊媒傳染病,只要有孳生環境,就能快速傳播。我國南方地區正值高溫多雨季節,非常適合伊蚊繁殖。很多廣東居民喜歡在房前屋後、陽臺上種植水生植物,也爲蚊子孳生提供了環境。與登革熱相比,基孔肯雅病毒在蚊子中複製速度快2—3倍,大大加快了蚊子從叮咬感染者到傳播病毒的時間。因此,今年夏天基孔肯雅熱較爲突出且傳播速度更快。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30日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