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基孔肯雅熱病例破四千,廣州、陽江、湛江等地出現病例

近日,基孔肯雅熱疫情備受外界關注。截至7月24日,廣東佛山五區均出現了基孔肯雅熱病例,累計病例破四千。其中疫情暴發地——順德區,其病例已達3627例。

澎湃新聞注意到,目前,廣州、陽江、湛江等地均出現了基孔肯雅熱病例,疫情有外溢風險。

此前,廣東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發佈倡議,號召全省居民即刻行動,積極參與“清積水滅蚊蟲,共築健康家園”愛國衛生運動,用行動阻斷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疫情。

佛山五區病例已破四千

據廣東順德等多地25日通報的數據,佛山市五區均有基孔肯雅熱病例,其中順德區的病例已達3627例。

據微信公衆號“健康順德”通報,截至7月24日,順德區累計報告基孔肯雅熱確診病例3627例,主要集中在樂從鎮、北滘鎮、陳村鎮,均爲輕症病例。

據微信公衆號“健康禪城”通報,截至7月24日,禪城區累計報告基孔肯雅熱確診病例210例,主要集中在石灣鎮街道、張槎街道和祖廟街道,均爲輕症病例。

據微信公衆號“健康南海”通報,截至7月24日24時,南海區累計報告基孔肯雅熱確診病例169例,主要集中在桂城街道,均爲輕症病例。

據微信公衆號“健康三水”通報,截至7月24日,三水區累計報告基孔肯雅熱確診病例8例,主要集中在西南街道和雲東海街道,均爲輕症病例。

據微信公衆號“健康高明”此前通報,截至7月23日,高明區累計報告基孔肯雅熱確診病例3例,分別位於荷城街道、楊和鎮,均爲輕症病例。

爲什麼今年佛山疫情規模比以往都大?中國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首席專家、氣候變化與健康全球聯盟主席劉起勇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10年前在印度洋的基孔肯雅熱大暴發,它形成的規模和造成的損失,總體來講與目前相似,儘管現在還沒有達到當年的(暴發)水平,但現在流行季節還沒有完,如果到流行季結束,(病例數)有可能超過10年前。就是因爲它在國際上大流行,輸入到我國。因爲我國有這種傳播媒介——伊蚊,進入了本地循環,造成了本地疫情的小暴發。

劉起勇表示,今年的氣候特別適合蚊蟲的孳生,密度比較高,這一次輸入進來的病毒,它是一個印度洋流行株,印度洋型特別容易被伊蚊傳播,傳播效率特別高,很多因素疊加起來,導致我們這次疫情超過了歷史上幾次小的暴發流行。

多地出現基孔肯雅熱病例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廣州、陽江、湛江等地均出現了基孔肯雅熱病例。

據陽江日報報道,截至7月24日,陽江市共發現3例基孔肯雅熱輸入病例,尚未發現本地續發病例,疫情輸入風險總體可控。

據微信公衆號“吳川發佈”7月25日消息,7月23日,湛江市吳川市從外市返回人員中監測發現一起基孔肯雅熱病例(塘㙍鎮)和一起登革熱病例(梅菉街道)。目前,尚未發現本地續發病例,兩名患者已接受隔離治療,情況平穩,均爲輕症病例。

據南方網7月25日報道,記者從廣州市越秀區楊箕社區居委會了解到:楊箕社區出現基孔肯雅熱病例。目前楊箕社區居委會已對社區進行全面滅蚊作業。

另據澳門衛生局官網消息,7月18日,澳門接獲1例輸入性基孔肯雅熱病例報告,爲澳門今年第1例輸入性基孔肯雅熱病例。該患者於7月8日至17日曾到佛山市順德區探親。

面對此次基孔肯雅熱疫情,據微信公衆號“健康廣東”7月24日消息,近日,廣東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發佈《關於開展“清積水滅蚊蟲,共築健康家園”愛國衛生運動的倡議書》,旨在號召全省居民即刻行動,積極參與“清積水滅蚊蟲,共築健康家園”愛國衛生運動,用行動阻斷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疫情,共建健康環境。

據南方+報道,7月25日上午,廣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聽取基孔肯雅熱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彙報,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會議指出,當前,防疫工作處在攻堅關鍵期,前期防控措施效果正在顯現,但要清醒看到基孔肯雅病毒正在世界範圍內廣泛傳播,境外輸入風險持續存在,疊加汛期颱風、降雨等天氣影響,做好後續工作依然面臨複雜嚴峻挑戰,絲毫不能掉以輕心。

順德治療基孔肯雅熱,中醫藥特色療法使用率超85%

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臨牀症狀以發熱、皮疹及關節疼痛爲主。該病與登革熱相似,主要由伊蚊(俗稱花斑蚊)傳播,可通過清理孳生地、殺滅蚊蟲等措施阻斷傳播途徑。順德區7月15日通報稱,7月8日,順德區監測發現一起境外輸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熱本地疫情,一週後病例累計達478例。公開報道顯示,本次疫情的源頭是一名從斯里蘭卡務工返鄉的輸入性病例。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基孔肯雅熱尚無疫苗及特效抗病毒治療藥物,主要採取對症支持治療。專家提醒,急性期不能服用非甾體消炎止痛藥物,比如布洛芬、消炎痛等。

據微信公衆號“順德發佈”7月25日消息,目前,順德區已成立中醫藥防治基孔肯雅熱的專家組,由廣州中醫藥大學順德醫院(順德區中醫院)、順德中西醫結合醫院(均安醫院)牽頭組建。早在7月13日,順德中醫藥專家組已制定第一版的中醫藥治療基孔肯雅熱的方案,由定點收治醫院進行具體執行,有針對性地對患者進行治療。該方案覆蓋了疾病的急性期、恢復期,有內治、外治,納入了中醫藥的內服、外敷、鍼灸等綜合療法。7月13日以後,在病例較爲集中的三個鎮(樂從、北滘、陳村),中醫藥療法的使用率超過85%。

“我們做了一些督導及反饋情況,目前中醫藥在療效方面,尤其是縮短病程方面,有較爲明顯的效果。”佛山市順德區衛生健康局中醫藥股股長袁嶽表示,在治療關節痛方面,可縮短1~2天病期,皮疹可縮短0.7~1.5天,發熱可縮短半天時間。

報道稱,除了強化藥物治療之外,順德還使用了一些中醫藥的特色療法,主要是在非藥物干預方面做工作,重點是通過外治法來增強療效,減輕相應的症狀、減少已發病患者的痛苦,如四子散用於外敷,減輕關節腫痛;抗炎止癢散,從外部改善皮疹;還有鍼灸、中藥薰洗等方式,緩解患者的患處的腫脹情況等。此外,還可採用掛香囊、薰藥、香療等,以中醫藥方式來驅蚊,避免被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