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菩薩畏因 正當化大罷免
賴清德總統(前排左二)10日在總統府內召開五院國政會商,賴清德帶領與會者一同入場。圖左至右分別爲:行政院長卓榮泰、賴清德總統、副總統蕭美琴、立法院長韓國瑜。(總統府提供)
賴清德總統10日邀集五院院長在總統府協商,韓國瑜呼籲總預算不要覆議,卓榮泰仍說唯有覆議一途,甚至提2個遺憾,盼立法院「下不爲例」。學者認爲,整場會商只是政治宣傳,沒有實質幫助,若賴清德與在野黨主席對談,把目標設成國是會議,凸顯要解決僵局的誠意,慢慢減緩衝突,才能增加解套可能性。
民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桂宏誠分析,這場院際協調只是爲了賴清德自己的執政正當性的宣傳,立法院長韓國瑜講到總預算不要覆議、不要大罷免,會造成仇恨動員,韓國瑜說得清楚,直點核心,這纔是賴清德召開院際協調的真正目的。
桂宏誠提及,賴清德稱「菩薩畏因」,原因各自解讀,賴清德認爲在野黨不配合,「朝野不和諧,就是國民黨不和諧、就是國民黨在作亂」,賴要讓老百姓認爲他有心要做好,一直正當化大罷免;院際協商要解決什麼問題,其實完全沒有說出來,「五個院都到,是當成國務會議嗎?」
桂宏誠強調,《憲法》院際協調啓動時,要以元首的調和權涉入,「前提是總統平常不涉入政爭」。
文化大學廣告學系專任教授鈕則勳直言,用一場會議解決政治僵局,幾乎是不可能,這種大拜拜流於形式過場,所謂結論根本不痛不癢,都是打高空,無法解決僵局,只是爲了凸顯賴清德的高度。
鈕則勳提及,幾個院都說預算不夠用,韓國瑜要政院別提覆議,大家不斷強化自己本位主義的立場,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責任,所以問題根本沒有辦法解決,共識更是「虛無飄渺」。
但他認爲,五院院長見面,至少能爲下次溝通做出鋪墊,至於下次要怎麼達到效果,「最有權力的人要稍微展現一下誠意與態度,展現讓外界覺得是很謙卑願意溝通的誠意」。
鈕則勳建議,賴清德應該邀請在野黨領袖聊聊,因爲朝野持續對峙,如果沒有與在野黨主席對談,一切都是空的,而把目標設成國是會議,對賴也有好處,凸顯賴真正要解決僵局的誠意,「總統都退了,在野黨順勢退也沒有什麼丟臉」,彼此減緩衝突,纔有解套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