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關鍵 學者:先降低罷免力度
賴清德總統邀在野兩黨領袖參加「重要國安情勢簡報」破局,學者認爲,未來不見得沒有朝野對話空間。圖爲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右)與民衆黨主席黃國昌(左)。(本報資料照片)
賴清德總統邀在野兩黨領袖參加「重要國安情勢簡報」破局,文化大學廣告系教授鈕則勳直言,綠營在大罷免方興未艾時拋出國安簡報,動機啓人疑竇,建議藍白應舉行聯合記者會,加重回防力道;淡大戰略所助理教授馬準威則認爲,未來不見得沒有朝野對話空間,關鍵是執政黨要釋出緩和罷免的善意。
鈕則勳表示,府方安排的國安簡報恐被在野認爲是設局,擔憂要求藍白爲抗中意識形態背書,且假使藍白主席對國安簡報提出質疑,執政黨是否又會對外釋出訊息抹紅,尤其綠營在大罷免敏感時刻遞出橄欖枝,更令人質疑在唱哪齣戲,當然會被質疑是政治操作,一切只爲大罷免添柴加火。
鈕則勳指出,在野黨相關的要求,包含會議局部公開、定調國是會議等,總統府迴應程度不夠,也是導致破局的原因。但他認爲在野黨主席應該參與這次國安簡報,原本可藉此展現格局與高度,以及爲了國家願捐棄成見,會後也能釐清會中實際情況或反守爲攻,都會更有底氣。
不過,現在既然黃國昌、朱立倫已相繼宣佈不出席,建議兩黨主席應該儘快舉行聯合記者會,說明不出席的相關論述,審慎因應並拉高議題,才能避免風向被綠營網軍帶着走,「這是藍白的當務之急」。
馬準威則表示,對於簡報破局「不意外」,朝野互信基礎低,政治氛圍劍拔弩張,民進黨在拋出國安簡報之前,並沒有創造很好的氛圍或狀態,而藍綠最大爭執仍在大罷免,若未來執政黨能降低罷免力度,或許可爲朝野創造更多空間,賴總統未來仍有機會拋出朝野和解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