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二度喊話Fed降息 經濟學家曝背後2大關鍵:有人怕了
聯準會認爲,現在降息反而不利於經濟。(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面對川普再度喊話要聯準會降息,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啓超認爲,川普就像扮演白臉,某種程度上是在對民衆信心喊話,而聯準會則像是扮演黑臉,需要看到更多數據來支持其降息。
首先,從過去談話可看出,川普已意識到關稅全面開徵對經濟會有一定影響,若觀察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可看出,今年1月爲71.1、2月降到64.7,3月市場預期下滑到57.9,川普可能有意識到消費者信心下滑最終可能影響經濟數據。
其次,川普提到通膨有下滑,但其實恰恰相反,從美國食物與飲料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來看,今年1月約2.4、2月升至2.5左右,但對比去年2、3月僅2.2上下,顯示食物通膨並不受控,至於原油去年平均約77美元,今年上半年應該還能享受去年油價基期較高、並維持在70美元左右,但原油價格爲通膨數據下拉帶來的優勢僅在今年第二季達到最高峰,到了今年第四季則貢獻度不高。
林啓超分析,川普的發言,更多是對民衆的信心喊話,因爲許多需要靠借貸度日的中小家庭,其食物與房租佔收入比重高,對於他們而言,實際通膨一定高於一般水準,且目前美國信用卡利率上限仍高掛在20%,川普尚未兌現其去年7月提到要降低信用卡利率上限至10%的承諾,事實上也難以達成。
林啓超指出,川普希望透過降低利率來刺激景氣,但聯準會需要先看到通膨數據向下,問題是通膨預期在過去兩個月反而是偏上行,而市場預期本週即將公佈的2月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也可能會來到2.5%,仍高於2%目標。目前對於聯準會而言,要先觀察4月2日對等關稅實施後對於實體經濟的衝擊,現在就降息反而不利於經濟,若4、5月通膨數據沒有太意外攀升,最快6月可能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