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宣州區狸橋鎮:闊步“新”程 正青春
皖東南夏日裡,宣州區狸橋鎮以青春姿態躍動。這座扼守宣州東北門戶的小鎮,東望浙江、北接南京,既是長三角地理交匯點,更是宣州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橋頭堡。作爲長三角(宣城)產業合作區宣州片區主戰場,狸橋鎮以“特色轉型+新興集羣”雙輪驅動,奮楫前行。
走進長合區宣州片區的安徽安車新材料有限公司,車間內機器轟鳴,卷材成品不斷入庫,一幅傳統產業轉型圖景躍然眼前。這家生產玻璃鋼材料的高新技術企業,從上海搬遷至此,因本地優質碳酸鈣資源、毗鄰江淮汽車的區位及良好營商環境而紮根。
安車的成長是狸橋碳酸鈣產業重生的縮影。作爲安徽碳酸鈣產業集羣專業鎮,狸橋曾因4.1億噸儲量陷入“低小散弱”困局。2018年起,42家粉體企業兼併重組爲18家,引進高新技術推動產業升級,產品從粉體原料轉向納米鈣、高端塗料填料等,2024年總產值達26.15億元。2022年宣州區碳酸鈣新材料行業協會成立,2024年承辦全國行業年會,爲產業升級打開新空間。
盛夏的長合區宣州片區,總投資30億元的數控裝備產業基地正加速建設。這裡實現了高端數控機牀產業從“0”到“23家企業集聚”的突破。狸橋鎮瞄準“工業母機”機牀產業,繪製招商圖譜,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並舉。2023年6月,30億元基地項目落地,首批7家企業入駐;同年10月,長三角機牀產業研討會促成5個項目落地,年底第二批項目接踵而至。目前,片區已匯聚23家涵蓋數控刀庫、五軸加工中心等關鍵環節的企業,2025年總產值力爭破5億元。從江蘇南通落戶的旭天智能裝備公司,正借園區完善的產業鏈開足馬力發展。
驅車至狸橋鎮西北部,水陽江畔的龍溪塔下,寶塔村正書寫和美鄉村答卷。該村15分鐘達南京高淳、30分鐘抵蕪湖,“一江一湖”孕育“兩水”經濟:萬畝塘口的水產養殖年產值近億元,“八將軍花津蟹”聲名遠播;226條運輸船組成的“水上艦隊”年創產值6.5億元。2023年,村集體流轉350畝農田,與上海海洋大學合作建成稻漁科技創新示範基地,90後新農人孫國雷在此探索品牌化路徑。
鄉村振興中,寶塔村成爲省級精品示範村,龍溪塔“口袋公園”煥新,龍舟賽、籃球賽精彩紛呈。2024年村集體經營性收益超130萬元。狸橋鎮推進的“11228”工程,通過建設示範村、改善人居環境、保護文物、整合文旅資源,推動“和美鄉村”變“和美經濟”。
如今,狸橋鎮傳統產業新生、新興產業勃發、鄉村建設提質,正以昂揚姿態在長三角一體化浪潮中書寫華章。(蔣華 沈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