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坪改革 公設比估降1至2% 內政部草案訂過渡條款本會期送立院
房市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內政部「虛坪改革」政策暫緩一年後將再度啓動,內政部次長董建宏昨(19)日透露,預計9月底會提出修正草案,最大亮點是把一般電梯納入免計容積項目,並規劃將停車空間調整爲「專有部分」,改革後平均可望讓公設比下降約1%至2%,草案會設有過渡條款與宣導期,本會期就會送進立法院審議。
董建宏在「官我什麼事」節目受訪時說明,虛坪改革重點在兩方面,首先,容積計算將在不增加免計總額度的前提下,新增高齡化社會所需的一般電梯,讓原本被電梯佔用的容積迴歸主建物,減少公設面積,避免管委會空間過度膨脹;其次,在停車空間制度上,現行法規將車位與車道列爲共用部分,導致部分建案將大量車道登記爲公設,增加住戶負擔,未來調整爲「專有部分」後,不僅可核發權狀、明確歸屬,也能和公設區隔,貼近實務需求。
虛坪改革與空餘屋釋出手段
至於對市場影響,董建宏表示,平均公設比可望下降1%至2%,但實際幅度仍取決於基地大小、樓層設計與產品定位,房價則受建築成本、地段及市場供需影響,新制雖有助改善居住空間,但房價波動仍需觀察。
在改善居住問題上,內政部日前也預告推出「婚育宅」政策,結合社宅、包租代管與租金補貼,專門協助新婚及育兒家庭,規劃社宅將保留20%房源作爲婚育宅,今年底前在臺北、新北、桃園、臺南、高雄釋出逾1,000戶,未來三年分階段再釋出近萬戶,並透過都更分回等多元方式累積超過1萬戶供應量。
針對市場近9萬戶尚未賣出的「空餘屋」,董建宏坦言,這些屋子長期成爲市場不穩定的來源,建商或投資客會觀望價格再決定是否釋出,容易讓房價失真,因此正與財政部、金管會討論財稅政策,透過優惠稅率鼓勵業者將空餘屋交給包租代管作爲婚育宅,若拒不釋出,也不排除以住宅貸款等手段進行管制。
董建宏強調,這樣不僅能讓婚育家庭安居樂養,也能幫助建商找到實際需求的客源,未來這些租客甚至可能轉爲購屋,對市場與業者都是正向發展,政策目標就是讓居住空間更合理,並盤活市場存量,協助青年敢婚、能生、樂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