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聖地轉型挑戰
圖╱美聯社
新聞提要■白濱町在失去熊貓後陷入觀光危機,這座昔日的熊貓聖地正面臨轉型挑戰,地方首長與居民對未來充滿不安。
精句選粹■The bears - also called “panda” in Japanese – have for decades been an economic lifeline for the town’s 20,000 people. With the departure of the final four pandas, the town is in limbo.
今年6月27日在和歌山縣白濱町舉行的熊貓送別儀式上,熊貓迷櫻井詩織一度哽咽。她與衆多粉絲一樣,特地來到「冒險世界」動物園,只爲了向白濱的四隻熊貓,也就是良濱與牠的三個女兒結濱、彩濱、楓濱道別。
櫻井接受CNN新聞臺訪問時表示:「來到這裡讓我回想起好多回憶,我這才意識到我真的不希望牠們離開。再見囉,好嗎?我會每天都愛着你們。」
這場告別象徵著白濱享有日本「熊貓聖地」盛名的時代即將落幕。
30年前白濱原是一座以溫泉聞名的觀光小鎮,坐落在紀伊半島南端,距離大阪約145公里。但20世紀末後隨着溫泉熱潮消退,遊客人數急遽下滑,這座小鎮一度面臨觀光危機,直到1994年纔出現轉機。
熊貓觀光經濟落幕
當年白濱動物園從中國引進兩隻大熊貓永明與梅梅,重新打造小鎮形象。這個決定讓白濱起死回生,發展出「熊貓觀光經濟」,成爲全國知名的親子旅遊勝地。
白濱與中國的熊貓交流持續了31年,期間誕生多隻熊貓,成爲中國境外最成功的熊貓繁殖基地之一。據關西大學名譽教授宮本勝浩估算,過去30年熊貓爲白濱創造約1,256億日圓(約8.7億美元)的經濟產值。小鎮每年吸引超過百萬遊客,其中20萬人都是爲了一睹熊貓魅力而來。如今熊貓全數離去,小鎮可能每年損失多達60億日圓(約4,100萬美元),相當於地方年度預算的4成。
家住大阪的二宮美保子也在6月27日當天帶着女兒、孫女一同參加熊貓送別儀式。她表示:「我們從女兒還小時就開始每月來看熊貓,這已經成爲我們一家三代的共同回憶。我們真的會非常想念牠們。」
走在白濱街頭,無論是列車塗裝、自動販賣機、餐廳菜單,甚至是飯店房間,幾乎都能見到熊貓的身影。白濱車站旁的紀念品店老闆北井五月表示,店裡販售的熊貓玩偶、餅乾與文具,佔了家族營收的40%。這家傳承近80年的小店,如今面臨是否繼續販售熊貓周邊商品的抉擇。北井表示:「只要商品上有熊貓,客人就很容易買單。但現在我們還在猶豫接下來該怎麼辦。」
中日氣氛微妙變化
白濱熊貓歸還中國並非單純租期結束這麼簡單。一般來說,中國借出的熊貓爲期十年,在海外出生的熊貓也必須在4歲前返國。
近年中國是否延長熊貓租借,往往與外交關係密切相關。專家指出,中日政治氣氛的微妙變化,可能成爲這次中國不願續約的原因之一。
東京女子基督教大學的國際關係副教授稻永雅紀指出,白濱在2023年選出的現任町長大江康弘,過去曾在國會公開表達親臺立場。
他與臺灣政界往來密切,也多次推動地方交流,可能因此觸及北京敏感神經,導致熊貓合約無法續簽。稻永表示:「中國一向將臺灣問題視爲禁忌,對牽涉臺灣的政治行動高度敏感。」
大江對外界質疑他的親臺立場不以爲意。他表示:「我只是兩萬人口小鎮的首長,難道因爲與臺灣有交情,中國就要我們把所有熊貓都還回去?」但他坦言小鎮的確面臨觀光危機,並表示未來希望與臺灣展開更多觀光合作,吸引臺灣旅客彌補損失。
西日本鐵道公司宣佈即使熊貓離開,仍將繼續運行熊貓主題列車,連結白濱與京都、大阪。但對大江來說,小鎮未來仍然充滿不確定。他站在市政廳前,望着那塊寫着「熊貓之町白濱」的匾額表示:「我們也在想,這塊匾額之後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