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檢察加大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力度
原標題:行政檢察加大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力度(主題)
——專訪最高人民檢察院行政檢察廳有關負責人(副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盧越
日前,《工人日報》記者專訪了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委員、行政檢察廳廳長張相軍。他指出,全國檢察機關行政檢察部門聚焦勞動就業領域,辦理了一批行政檢察案件,也反映出了勞動者權益保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工傷認定、欠薪等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問題需要繼續解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職業風險、保險待遇等問題需要持續關注。
張相軍表示,全國檢察機關行政檢察部門將堅持高質效辦好涉勞動者權益保障行政檢察案件,充分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切實維護因工受傷勞動者合法權益
張相軍介紹,2024年,全國檢察機關行政檢察部門聚焦工傷、社保、薪資等重點領域以及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等重點羣體,共辦理涉勞動者權益保護行政檢察案件8200餘件,提出抗訴、再審檢察建議、檢察建議等監督意見3300餘件。
“我們強化工傷認定等行政生效裁判監督,切實維護因工受傷勞動者合法權益。”張相軍說,針對工傷認定、工傷保險待遇給付等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問題,強化對人民法院生效行政裁判的監督,推動解決工傷保險應繳未繳、工傷認定應認未認、工傷保險待遇先行支付未有效追償、工傷保險失管等工傷保險領域羣衆的急難愁盼。
下班時間被指派送貨,返家途中撞上道路花壇受傷的“單方事故”是否屬於工傷?記者瞭解到,這起工傷認定案因相關部門適用法律不一致,法院歷次裁判存在分歧。當事人李某申請檢察監督,湖北省人民檢察院和最高檢接續抗訴均認爲該種情形符合工傷認定標準。最終,最高法採納抗訴意見,人社部門認定爲工傷。
聚焦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
近年來,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羣體權益保障問題廣受關注。“當前,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是新形勢下檢察機關面臨的新課題。”張相軍表示,針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關心的職業風險、保險待遇等問題及相關行業行政監管執法問題,加大行政檢察監督力度,促進爭議一攬子解決。
記者瞭解到,在浙江省寧波市檢察機關辦理的何某訴人社部門工傷認定案中,何某系新入職員工,受傷時公司還未來得及給其繳納工傷保險費用。檢察機關以抗促調,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促成企業依法支付賠償款。
在強化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協同保護合力方面,張相軍介紹,最高檢與全國總工會聯合印發《關於協同推進運用“一函兩書”制度保障勞動者權益工作的通知》,提出對涉及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的相關線索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啓動法律監督程序,強化協同保護合力。地方檢察機關也積極落實,協同維護從業人員合法權益,促進新就業形態行業健康持續發展。
張相軍表示,全國檢察機關行政檢察部門將堅持高質效辦好涉勞動者權益保障行政檢察案件,特別是加強工傷、社保、薪資等方面行政訴訟監督、行政違法行爲監督等案件辦理,充分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積極參與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體系,形成勞動保障爭議化解合力。
違法分包轉包等需加強監管執法
張相軍指出,全國檢察機關行政檢察部門聚焦勞動就業領域行政檢察案件,持續加大對行政生效裁判、行政訴訟執行、行政非訴執行、行政違法行爲等的監督力度,辦理了一批案件,也反映出了勞動者權益保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工傷認定、欠薪等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問題需要繼續解決。”張相軍表示,比如對企業惡意註銷導致工資支付不到位、執行難,以及農民工工資保證金繳納、農民工工資專戶等問題需要加強監管,對工傷認定、工傷先行支付等存在的分歧問題需要進一步統一相關執法、司法標準。
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職業風險、保險待遇等問題及相關行業行政監管執法問題需要持續關注。張相軍介紹,去年檢察機關對涉新就業形態領域提出的監督意見,主要是針對電動車違規且未按規定投保第三者責任險、意外傷害保險,從業人員沒有繳納工傷保險等問題。這些都存在企業混同用工、以外包形式掩蓋派遣事實、違法分包轉包等情況,需要相關行政機關加強監管執法。
“執法、司法合力保障勞動者權益的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大。”張相軍指出,目前,社會保險費用收繳、勞動保障監察、社保待遇覈算和支付等,涉及勞動者、經營主體、行政執法機關等多元主體,需要執法、司法機關之間進一步加強信息共享、溝通協作,形成協同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合力。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