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透視/硬推大罷免 火燒功德林

賴總統召開國安會議,這時候要討論因應的,應該是川普四處搞退羣、打貿易戰、收保護費、玩強欺弱,可能爲臺灣帶來的安全風險。結果賴總統還是先扯大陸,至於該如何應對川普風險,要嘛照念舊稿,要嘛空洞喊話。對美方的不合理要求,一句硬一點的話也不敢說。面對美國,賴總統和行政團隊真正落實了「謙卑謙卑再謙卑」。但面對在野呢?謙卑和溝通就看不到了。

賴總統召集「院際協調」,憲法四十四條是說可用於「院與院間之爭執」,衝突的只有行政立法,爲何五院都叫來?原來賴是要韓國瑜學習「五指併攏」,說如此纔有力量。

沒想到韓還沒併攏,就勸告賴總統以民進黨主席身分,呼籲中止大罷免。賴總統於是用「菩薩畏因,衆生畏果」來招呼韓。賴總統看來不知道,他引用的並非佛經原文,真正作者是清末民初的印光法師。印光法師並勸戒世人向善,強調只有「改過遷善」、「消往業而種來福」,纔是免除惡果的根本辦法。

按民進黨的標準,賴總統引用的是「中國法師」的話,而且賴總統不是勸人向善,他是在開釋韓國瑜,會有大罷免的果,都是在野黨通過法案、刪除預算種的因。且還想凸顯他有菩薩高度,韓國瑜所見卻如衆生。國民黨朱立倫主席要賴總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賴總統的應對,看來就是「屠刀不在我手」,推給民間團體,嘴上說菩薩,卻玩起「借刀殺人」。殺不成我能撇清,殺成了利益歸我。

但屠刀真的不在賴總統手上?賴總統說民主的問題要用「更大的民主」來解決,然後柯建銘說要把藍營區域立委全罷免,還要綠營公職全體動員。

爲大罷免抹紅抹黑、製造仇恨,非常危險。首先,在臺灣的制度下,罷免所需票數遠低於當選,極大可能不是「更大的民主」。其次,選舉很多人呼籲要避免負面選戰,但罷免幾乎肯定只剩負面選戰,大罷免勢必讓負面選戰遍地烽火,臺灣內部仇恨和內耗只會擴大。

佛教有貪嗔癡「三毒」的說法。煽動仇恨、搞大罷免,就是讓「嗔」無所不在。佛教另有句話「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大罷免將種下難以收拾的惡因。還有一句類似的佛教箴言賴總統應更有感:「一念嗔心起,火燒功德林」。

賴總統擔任行政院長時,曾因要長照員「做功德」,得了個他很抗拒的「賴功德」稱號,「一念嗔心起,火燒功德林」,幾乎是對賴總統和民進黨的直接告誡了。

賴總統看到川普污衊臺灣搶走美國半導體業;看到川普在能源政策、性別政策大開倒車(順便還批了臺灣運動員);看到川普告訴烏克蘭別妄想收回國土加入北約,都還能說臺美有共同的理念與價值,那麼對明明是一家人的在野黨,多點溝通有那麼難?

其實賴總統在當選那天就知道該怎麼做。他當時說「面對新的國會結構,臺灣必須走向『溝通、協商、參與、合作』的政治」,還說會和在野黨領袖見面,共商國是。只是權力魔戒一上手,他就當沒說了。政治是妥協的藝術,特別當你是雙少數。大罷免硬幹下去,就是「火燒功德林」。(作者爲世新大學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