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幕後》總統親上火線 拿反滲透加溫大罷免
賴清德總統13日在總統府內主持國安高層會議,會議主題爲「凝聚反併吞共識,因應中國統戰滲透」。圖左至右分別爲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行政院政務委員馬永成、外交部長林佳龍。(總統府提供)
賴清德總統13日首度針對中共統戰滲透召開國安高層會議,祭出多達17項因應策略。據瞭解,早在去年底,賴就要求國防部等各部會研擬反統戰滲透策略,而選在昨天召開國安高層會議,由賴清德親自拍板,除了對外反制大陸《反分裂國家法》20週年,對內更是爲大罷免增溫。
2013年洪仲丘軍中凌虐事件催化廢除軍事審判制度,軍事法院隔年正式裁撤,軍人犯罪改由一般法院審理,導致軍紀愈來愈鬆散,軍人因積欠賭債等原因,遭中共滲透吸收案件時有所聞。
去年6月,中共一方面針對臺灣發佈「懲獨22條」,公佈懲戒名單,並全面吸收軍方人員竊取機敏情資;一方面在國際間發動法律戰,扭曲「聯大2758號決議」,要強化各國將臺灣問題視爲「國內問題」的印象,都讓賴政府決定採取更具體的反制作爲。
賴清德此次除了宣佈要透過修法恢復軍事審判制度、強化退將、藝人等言論的管理,以提升國人對臺灣的「忠誠度」之外,也向國際宣示「臺灣與大陸互不隸屬」,臺海的安全是印太區域和國際間的問題,絕非「國內問題」,反制中共的《反分裂法》。
在國內方面,爲解決當前國會動輒遭掣肘的困局,賴政府亟思透過大罷免藍委,利用補選來翻轉當前「朝小野大」局面。
由於近日臺積電宣佈加碼赴美投資,引發國人「疑美論」,在野黨藉此加大火力,質疑「臺積電」淪爲「美積電」,抨擊政府守護國內產業的能力。此外,陸客來臺旅遊遲遲未開放,國內觀光業陷入寒冬,來臺和出國觀光人數逆差創新高,惹來民怨,更成爲在野黨抨擊的藉口;政府近日針對軍公教人員清查是否具有陸籍,甚至要求切結的舉動,更引來軍公教人員不滿,也讓罷免案蒙上變數。
賴清德以總統高度,選在中共舉行《反分裂國家法》20週年活動的前夕,召開「因應中國統戰滲透」的國安高層會議,同時以民進黨主席身分下軍令狀,由黨秘書長林右昌宣佈啓動大罷免下鄉宣講,除了反制中共的作爲,也將在野黨和媒體近來的批評聲浪抹紅,爲即將到來的大罷免去除路障,並藉此加添柴火。
出席昨日國安高層會議者,除了賴總統外,還有副總統蕭美琴、行政院長卓榮泰、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政務委員馬永成、內政部長劉世芳、國防部長顧立雄、外交部長林佳龍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