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艦“通關”第十次試飛,馬斯克發文道賀但壓力仍在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彭新 北京報道

美國中部時間26日18時30分(北京時間27日7時30分),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的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星艦”從得克薩斯州發射升空,第10次試飛成功。經過前三次試飛失敗後,本次試飛達成多項預定目標——測試新型隔熱瓦能力、飛船部署模擬衛星、在太空中進行發動機重新點火測試等。

SpaceX創始人伊隆·馬斯克難掩興奮,在社交媒體向SpaceX團隊道賀:“SpaceX團隊幹得好!”

對於馬斯克而言,星艦第10次試飛成功,意味着其太空夢想再進一步。

“星艦”第十飛

此前星艦第十次試飛經歷兩次臨時取消,根據原定計劃,“星艦”於當地時間8月24日晚7時35分從得州南部的星際基地(Starbase)發射,但在預定升空前約15分鐘,SpaceX在X發文宣佈因“地面系統原因”取消。8月25日晚,星艦再次嘗試發射,又因砧狀雲觸發雷電風險的天氣原因,倒計時還剩40秒時發射被叫停。

星艦飛船被譽爲有史以來最強大的運載火箭,長約120米,直徑約9米,可重複使用構型有效載荷約150噸、一次性構型有效載荷約250噸,星艦由兩部分組成,第一級是長約70米的火箭助推器,第二級是星艦飛船。該火箭設計爲完全可重複使用,預計將最終取代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成爲該公司唯一能夠將衛星和人類送入太空的火箭。

此次星艦第十次試飛的目標包括:提供初始動力的“超級重型”助推器脫落並受控濺落於墨西哥灣,第二級飛船進入太空,飛船重新點燃發動機並部署所攜帶的模擬衛星,最終飛船受控濺落於印度洋。從星艦本次第十飛的過程來看,幾乎達成了全部飛行目標。

“感覺星艦這次算是玩通了,”一位商業航天領域的從業者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評價本次星艦試飛時稱,“着陸切換海上視角確實很意外,而且(助推器)落點精度很高。”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試飛沒有安排B16超重型助推器返回發射場着陸時被回收 “捕獲”的場景,即所謂“筷子夾火箭”,而是濺落到墨西哥灣。因爲此前試飛中已完成三次相關實驗,“筷子夾火箭”不再重複。此次試飛中助推器在級間分離後先受控翻轉,再啓動返回助推燃燒,期間主動關閉1臺中心發動機,以驗證發動機系統的冗餘設計試飛是否有效,以便SpaceX在着陸程序中收集使用備用發動機的數據。

在本次試飛中另一大看點是星艦首次成功部署有效載荷,即成功釋放8顆模擬衛星,這些衛星呈扁平堆疊狀,以彈射形式從火箭進入軌道,部署速度約每分鐘一個。此次釋放的軌道爲亞軌道,模擬載荷在不久後返回地球。未來,SpaceX 希望使用星艦作爲主力運載火箭,替代獵鷹9號完成星鏈部署。

星際飛船在重返大氣層中承受了高溫,驗證了熱防護系統改進,最終成功受控濺落入印度洋,這是測試的一個關鍵階段,在過去的飛行中,火箭曾在降落過程中被嚴重損壞。

時間緊、任務重

今年以來,星艦前三次試飛活動均不順利:

2025年1月,“星艦”第七次試飛,火箭第一級助推器實現回收,但火箭第二級飛船快速解體。

2025年3月3日,“星艦”原定實施第八次試飛,但在發射前最後一刻宣佈取消。3月6日,“星艦”實施第八次試飛,火箭第一級助推器實現回收,但火箭第二級飛船快速解體。

2025年5月,“星艦”第九次試飛,發射數分鐘後,首次重複使用的“超級重型”助推器與飛船成功分離。但助推器隨後發生爆炸,未能按計劃濺落在墨西哥灣。飛船雖進入太空,但也未能按計劃部署模擬衛星,且出現燃料泄漏。SpaceX隨後確認失去對飛船的控制。

“星艦”在今年有3次試飛均失敗,導致原定於6月30日舉行的第10次試飛也被推遲至8月。一連串的失敗事件也開始讓SpaceX公司的聲譽受到影響,此次試飛也被視爲對馬斯克的一次考驗。目前來看,第十次試飛成功試飛讓“星艦”項目暫時擺脫了質疑。

對於SpaceX和其“星艦”項目而言,此次試飛意義重大,成功與否將影響NASA對阿爾忒彌斯載人登月計劃以及其他客戶、投資人的信心。

由於“星艦”進行的10次試飛中發射失敗率太高,項目也引起外界反對之聲。英國諮詢企業梅森研究公司太空事務分析師達拉斯·卡薩博斯基說,“星艦”已經多次試飛,但沒法證明這款火箭可靠,此次試飛任務因此壓力極大。

星艦試飛失敗率高企,部分原因是SpaceX有意通過快速迭代開發方式來發現問題,即不斷試錯、不斷髮射,不斷尋找問題、不斷進展的方式。星艦作爲一種史無前例的巨型火箭,系統複雜,體積也更龐大,所以面臨的技術挑戰和風險比“獵鷹”火箭更艱鉅。高昂的試飛成本,也在考驗SpaceX的承受能力。

此外,星艦也存在其他新的挑戰。馬斯克希望星艦的助推器和飛船都能完全且可快速重複使用,更像一架飛機而非傳統火箭,相比航天飛機每次返航後需九個月翻修隔熱層,星艦的目標是落地即飛。他還表示,星艦面臨的最大技術關卡是“可即刻複用的軌道級隔熱層”。

對於SpaceX,雖然此次試飛成功,但其時間表依然很緊張。NASA要在2027年使用“星艦登月版(HLS)”,作爲美國重返月球的“阿爾忒彌斯”計劃的一部分。根據與NASA的協議,SpaceX需在載人任務前進行多次無人測試,包括軌道測試、燃料補給和月球着陸等,此次星艦第十次試飛任務就爲“星艦登月版”迭代提供了關鍵數據支撐。SpaceX還計劃在完成一次完整的無人月球着陸測試,驗證星艦的着陸精度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