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星艦第十次綜合飛行測試
8月25日,SpaceX公司的星艦要進行第十次綜合飛行測試試驗,發射地點仍然位於美國得克薩斯州墨西哥灣畔的博卡奇卡星艦基地,本次試飛距上次間隔約三個月。
上次試飛(第九次)的時候,助推火箭在墨西哥灣海面爆炸,飛船在進入大氣階段發生燃料泄漏並解體,這對SpaceX來講是一次非常大的挫敗!因此,本次飛行測試就顯得格外重要。
本次星艦飛船的編號爲S37,超重助推火箭的編號爲B16。S37和上次發射的S35一樣,都屬於二代星艦,二代星艦比一代星艦高出了1.83米,但載荷空間卻比一代星艦要小,這主要是爲推進劑騰出更多的空間。據悉,二代星艦推進劑的加註量達到了1500噸,比一代星艦多出了近25%。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二代星艦飛船的3次發射,均告失敗。
本次發射的主要看點:
1、SpaceX對助推火箭B16進行了升級,本次不執行“筷子夾火箭”試驗。改進包括,但不限於:SpaceX通過降低助推火箭的再入攻角(氣流與機身夾角)以減輕空氣動力學載荷;阻塞通風環,以用飛船級廢氣控制助推火箭翻轉;模擬引擎失效着陸點火,具體的做法是,關停助推火箭中心區的一臺引擎,啓用中環區10臺引擎中的一臺替代點火。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應該是利用中心區域的一臺引擎進行減速着陸,這次是模擬中心引擎發生故障,用周圍的其他引擎來代替工作。助推火箭最終在墨西哥海面軟着陸,不執行“筷子夾火箭”。這種試驗爲將來火箭的安全着陸做冗餘測試,積累科學數據。
2、SpaceX對星艦飛船S37進行了優化,看是否能經得住再入大氣的考驗。SpaceX針對此前S36飛船在地面測試時發生的爆裂,降低了複合材料壓力容器中的壓強;針對此前S35飛船氧氣泄漏和推進劑系統故障,對甲烷傳輸管結構強化;飛船捕獲點區域的隔熱瓦片減小;安裝有主動冷卻瓦片,對其性能進行測試;故意保留沒有防熱瓦片保護的區域,以便測試熱防護冗餘極限。
3、星艦飛船部署8個下一代星鏈衛星模擬器(注意是模擬器,並非真正有功能的衛星),這8顆衛星模擬器重約16噸,平均每顆約重2噸。可見,下一代星鏈衛星更重、功能更強大,正指望着用星艦發射呢。
4、星艦飛船在軌飛行的過程中,進行再點火測試,也是一個小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