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取消“星艦”第十次試飛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當地時間24日傍晚宣佈取消原計劃當日進行的“星艦”第十次試飛任務,原因是地面系統(指發射臺及其周邊支持起飛的基礎設施)出現問題。SpaceX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同日晚些時候在社交平臺X上發佈了一段得克薩斯州“星艦”基地內相關視頻,並在視頻下方發文稱,“地面(系統)液氧泄漏需要修復。計劃明天再次嘗試發射”。一些業內人士認爲,多次試飛失敗顯示“星艦”火箭恐怕靠不住。這還令人懷疑,美國2027年重返月球任務能否如期展開,以及馬斯克探索火星的雄心能否實現。

據此前報道,“星艦”火箭總長約120米,直徑約9米,由兩部分組成,第一級是長約70米的“超級重型”助推器,第二級是“星艦”飛船,兩級均可重複使用。該火箭的設計目標是將人和貨物送至地球軌道、月球乃至火星。

據SpaceX網站消息,“星艦”原擬於美國中部時間24日18時30分(北京時間25日7時30分)迎來試飛窗口期。原本攜帶有8顆模擬衛星的“星艦”計劃從得克薩斯州南部發射升空,若順利預計將完成下列目標:提供初始動力的“超級重型”助推器脫落並受控濺落得州附近海域,第二級飛船進入太空,飛船重新點燃發動機並部署所攜帶的模擬衛星。但在“星艦”今年已實施的三次試飛中,上述任務無一完成。

在今年1月和3月試飛中,“星艦”發射升空後,助推器返回發射場,被髮射塔上的機械臂在半空中“夾住”,從而成功實現捕獲回收助推器。據介紹,“星艦”V1版本此前多次取得發射成功,但今年開始的V2版本測試事故接連不斷。當地時間1月16日,在“星艦”的第七次試射中,雖然火箭第一級實現被戲稱爲“筷子夾火箭”的發射塔回收,但“星艦”飛船在再入大氣層階段失控並自毀。3月6日,重新修改的“星艦”進行第八次試射,但遭遇與第七次試射類似的結局——第一級完成發射塔回收、“星艦”飛船空中解體。5月的第九次發射也以失敗告終。

報道稱,24日計劃發射的依然是“星艦”V2版本,任務目標與今年早些時候先後中途失敗的三次測試相同,包括“星艦”飛船將向預定軌道部署8顆“模擬衛星”,以測試其向太空運送有效載荷的能力,同時嘗試在太空中重新點燃火箭發動機。但SpaceX此次不會嘗試重複實現“筷子夾火箭”的發射塔回收,而是對第一級助推器進行一系列測試,“以收集真實世界的性能數據”,這些數據可用於未來的仿真測試任務。

CNN稱,“星艦”超重型火箭今年接連在佛羅里達州以東人口稠密的島嶼上空爆炸,掉落的大量碎片、殘骸砸到附近島嶼的道路上,並衝上巴哈馬羣島的海岸。今年6月,正爲第十次試飛做準備的“星艦”在基地發生“重大異常”,在例行靜態點火測試時發生爆炸,發射塔附近的基礎設施被嚴重損壞。

這些事故引起外界對SpaceX的廣泛批評,其中包括墨西哥政府。報道稱,墨西哥政府威脅要對該公司採取法律行動,因爲其海岸受到“星艦”殘骸的威脅。還有批評者認爲,接連發生的事故說明“星艦”V2版本存在隱患,而SpaceX並沒有找到發射失敗的根源。

SpaceX方面則表示,雖然這次發射的依然是“星艦”V2版本,但已對5月的火箭爆炸事故進行了針對性改動,包括對燃料擴散器組件的調整。該公司的調查報告認爲,正是該組件在此前飛行中出現故障,導致“星艦”鼻錐中積聚的壓力高於預期,最終導致發射失敗。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外界批評不斷,但美國聯邦航空局(FAA)和其他美國政府部門依然採取多項措施,幫助SpaceX加快“星艦”的測試。例如5月,FAA批准該公司每年從得克薩斯州發射25次“星艦”的計劃,高於此前授權發射的5次。美國總統特朗普雖然與馬斯克公開鬧翻,但他最近仍簽署了一項行政令,旨在減少對私營部門火箭運營的障礙和監管,包括環境審查。

報道認爲,這是因爲“星艦”寄託了美國航天深空探測計劃的衆多希望,但該項目進度已經明顯落後。馬斯克希望最早在2026年利用“星艦”開啓無人火星探測計劃,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則計劃在2027年年中利用改裝的“星艦”飛船將宇航員送上月球表面。

北京商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