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因地面系統問題取消“星艦”第十次試飛 引起多方質疑

財聯社8月25日訊(編輯 周子意)埃隆·馬斯克旗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於當地時間週日(8月24日)宣佈,取消其“星艦”巨型火箭的預定試飛計劃,稱需要時間來解決出現的問題。

這次意外可以說是SpaceX遭遇的又一次重大挫折。

這些問題使得一些觀察人士開始懷疑,這款全球最大、最強大的運載火箭是否能夠將人類送往月球,美國2027年重返月球任務能否如期展開,或者能否實現馬斯克關於在火星建立殖民地的夢想。

地面系統問題

根據原定計劃,這枚火箭應於當地時間24日下午6點30分從得克薩斯州南部的星際基地(Starbase)發射升空,進行其第十次飛行。然而,在發射前約15分鐘,SpaceX公司宣佈取消了此次發射。

其在推特上發文稱,“爲給地面系統的問題排查留出時間,今天將暫停第十次星艦飛行任務。”

不過,根據星基地附近道路的封閉情況,第十次“星艦”是飛機和仍有可能在本週一或週二進行,但目前SpaceX還未給出具體時間安排。

宏大的計劃

據悉,“星艦”火箭總長約120米,直徑約9米,由兩部分組成,第一級是長約70米的“超級重型”助推器,第二級是“星艦”飛船。該火箭的設計目標是將人和貨物送至地球軌道、月球乃至火星,因此火箭的兩部分均可重複使用。

“星艦”項目對於馬斯克的火星殖民計劃至關重要,同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也指望對其進行改造以讓美國人重返月球,因此“星艦”的每一次試飛都廣受關注。

原本在此次的試飛計劃下,“星艦”將攜帶有8顆模擬衛星,計劃從星際基地發射升空。若是試飛順利,那麼其將完成以下動作:提供初始動力的“超級重型”助推器脫落並受控濺落於得州附近海域;第二級飛船進入太空,飛船重新點燃發動機並部署所攜帶的模擬衛星。

然而試飛計劃被宣告暫停。反觀2025年的前三次試飛,這些任務均未完成:其中兩次發射失敗的火箭導致大量碎片墜落在加勒比海的島嶼上,而另一次火箭在進入太空後便解體了。

在今年1月和3月試飛中,“星艦”發射升空後,助推器返回發射場,被髮射塔上的機械臂在半空中“夾住”,從而成功實現捕獲回收助推器。不過,第十次試飛計劃並未加入這一動作。

外界聲音

諮詢公司Analysys Mason的太空分析師Dallas Kasaboski指出,近期的一系列失敗事件開始讓SpaceX公司的良好聲譽蒙上了一層陰影。

他在此次發射計劃取消前提到,“我認爲這次任務面臨很大壓力。他們進行了多次測試,但結果並未證明其可靠性——可見成功次數並未多於失敗次數。”

評論員Will Lockett則指出,“星艦”火箭未能將有效載荷送入軌道,卻表明“星艦”這一概念從根本上存在缺陷。”

還有觀點認爲,即便第十次測試最終能夠成功,其仍存在諸多嚴峻的技術難題,例如:讓該系統能夠以低成本實現完全且快速的重複使用,以及證明其能夠在軌道上爲超低溫推進劑補充燃料。

儘管有不少逆風言論,SpaceX仍繼續推進工作,不斷增加發射頻率。馬斯克堅稱“星艦”將於明年執行首次無人前往火星的飛行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