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企業時代 33企業樹立典範

工商時報17日舉辦第一屆「臺灣幸福企業評鑑」頒獎典禮,工商時報總編輯賀靜萍(中)、總經理王儒哲(左二)與評審團代表資誠人資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林瓊瀛(右二)、社團法人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理事長黃麗玲(左一)及彰化師範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教授張火燦(右一)一同出席合影。圖/王德爲

幸福企業說起來容易,但其實需要許多細緻與創新作爲,才能真正將此龐大概念具體化,而非淪爲空泛口號。專家表示,當前企業都重視社會責任,需要將對員工負責也視爲重要責任,提升員工幸福感,有助帶動企業營運提升。

工商時報主辦的第一屆「臺灣幸福企業評鑑」在17日進行頒獎,評審之一、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理事長黃麗玲致詞強調,幸福不是空泛口號,33家獲獎企業最了不起的地方,是發揮以人爲本的核心價值並樹立典範,用能被衡量的具體行動來實踐員工幸福感,涵蓋薪資福利、職涯發展、多元學習、友善職場等面向。透過本次評鑑這種前瞻性活動,能找出幸福企業榜樣,讓臺灣勞動市場更加完善。

本次評審之一、資誠人資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林瓊瀛致詞表示,現在講到公司就一定要講ESG,除了代表E(Environmental)的環境責任,代表G(Governance)的治理責任之外,代表S(Social)的社會責任乍看下會比較抽象,但其實用企業周遭的利害關係人,就能很好理解。

林瓊瀛表示,說到企業首先會想到賺不賺錢,爲什麼這麼重視賺錢?因爲要給股東與資本市場交代,同時,企業在乎合規法遵、正向引導,這是爲讓主管機關與客戶放心,上述這些都是企業的利害關係人,但有個非常重要的利害關係人可能被忽略,就是企業要面對的員工與潛在員工,他們也是企業安身立命的基石。

當下,幸福企業概念已是全球產業界關注的大議題,林瓊瀛指出,臺灣講幸福,很大部分要重視員工的身心靈。身方面,要職場安全,讓員工在工作時保持健康。心理上,許多企業會請諮商師,引導員工維持健康。

較難理解的心靈方面,林瓊瀛表示,指的其實就是幸福感,要如何讓員工在心靈層面創造出幸福感很重要,本次評鑑就看到所有獲獎企業都有致力傾注資源、透過創新人力資源管理手法與措施來提升與守護員工在職場上的幸福感。幸福感也至關重要,相關實證研究顯示,幸福感提升的員工會更傾力爲企業投入,做出更高效能的產出,成爲企業的基石與推動茁壯成長的重要動能。

大環境正進入幸福企業時代,黃麗玲表示,受少子化、高齡化、全球人才競爭等挑戰影響,當前人力資源環境非常多變,這也讓企業深刻體會人才是最寶貴的資產,更重視員工幸福。林瓊瀛指出,優質人力資源措施有領頭羊作用,期待獲獎企業持續耕耘,帶領檯灣整體經商環境能更健康、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