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中國試水"自習室"服務,拓展"第三空間"內涵的新探索?

近日,社交媒體上多名用戶反映,廣東部分星巴克門店新推“星子自習室”,這一消息迅速引發廣泛關注。7月21日,多家廣州、深圳地區星巴克門店店員確認,星巴克已正式推出“自習室”服務,供消費者學習使用。

近年來,隨着遠程辦公、在線教育等新業態的普及,消費者對“非正式學習/工作空間”的需求激增。據深圳星巴克店員介紹,星巴克自習室不要求付費入座,不限時且無需預約,門店還提供免費電源插座、免費溫水等貼心服務,甚至設立了共享讀書區,歡迎顧客自帶書本前來交換閱讀。

事實上,顧客在星巴克學習、辦公早已成爲普遍現象。此次將自發行爲轉化爲標準化服務,或標誌着星巴克對"第三空間"功能的主動拓展。廣州星巴克店員表示,自習室和飲品區沒有分開,大家會在一張長桌上學習,儘管在人流高峰期可能會有些嘈雜,但這種設計實現了空間複用,既保留了咖啡消費主業,又通過自習場景吸引了學生、自由職業者等增量客羣。

星巴克中國向觀察者網表示,星巴克始終致力於滿足顧客在不同時段、不同場景的多樣化需求。以高品質的創新飲品、優質的門店服務,爲顧客創造與衆不同的第三空間體驗。我們在廣東部分星巴克門店新推“星子自習室”。 希望我們的門店空間,在炎炎夏日,給大家提供一個“自習”的去處。未來,在更多門店我們也準備嘗試更多的“興趣向”空間和活動。

星巴克自習室的推出並非無跡可尋。星巴克憑藉“第三空間”理論,爲消費者提供了家庭與職場之外的社交場景,成功打開中國市場。數據顯示,2025年第二季度星巴克中國門店總數已達7758家,覆蓋超1000個縣級市場,龐大的門店網絡爲其場景延伸提供了堅實的物理基礎。

對此,上海啡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振東向觀察者網表示,星巴克推出自習室服務主要面向需要相對安靜空間的羣體,目前消費者反饋較爲正面。他認爲,星巴克迴歸到更加有親和力場景,去重新定義和擴展第三空間的內涵,仍然大有可爲的。星巴克不妨沿着這條路繼續探索。

王振東進一步表示,從業績方面看,星巴克不只是在中國地區受挫,其實他在海外市場也受挫,我們可以認爲是經濟的問題,但是海外沒有庫迪、瑞幸來卷星巴克,實際上可能是消費者對星巴克這種大連鎖、標準化的統一的這種商業模式感到疲倦。

在他看來,星巴克是以空間而非產品來構建競爭力,但星巴克近來一直在產品上面想辦法做客制。對於星巴克而言,附加值在於空間。此前,星巴克在空間也有一些客製化的探索,比如星巴克會結合城市的風貌及獨特的門店位置,在硬裝和軟裝上做一些視覺層面的設計,但沒有涉及到功能上的創新。所以對於星巴克來說,它的客製化究竟是應該放在產品上還是放在服務與體驗的結合上,是品牌應該去思考的問題。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