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資變化成謎 招聘機構停供數據

綜合外媒報導,智聯招聘已連續兩季沒有發表其追蹤38個大陸主要城市新入職員工平均工資的報告,此舉反映大陸近年在統計數據披露日益收緊的現況。尤其在就業領域,目前能夠替代官方資料的獨立指標日漸稀缺,這讓分析師和投資者難以掌握一個敏感的現實:青年失業高、企業普遍降薪、裁員現象的持續蔓延。

智聯招聘定期發表的薪資資料,曾經是大陸少數能系統反映全國工資變動趨勢的獨立來源之一。該平臺上一次公開相關資料是在2024年10月初,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第三季,大陸平均薪資年比下降,延續了自2023年中旬以來的下行趨勢。

隨着大陸經濟成長放緩,這類替代性統計在判斷就業市場狀況上的作用愈發明顯。部分經濟學者認爲,當前大陸官方公佈的失業率和收入資料,未能充分揭示勞動市場所面臨的實際壓力。

譬如,過去中國人民銀行每季公佈的儲戶調查,曾是另一項重要的家庭收入和消費信心資料來源。但自2023年年底以來,該調查的發表開始顯著延遲。

報導分析,在中美貿易戰開打的當下,大陸經濟增長的前景取決於能否在美國關稅壓力下,保護本國就業市場。大陸政府原本寄望予消費市場的提振能夠對衝美國最高達145%的關稅,但近年收入增長放緩已抑制民衆的消費慾望,從而拖累經濟。高盛估計,約有1,600萬個就業機會受到大陸對美出口停滯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