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數據賦能,國資央企大數據體系加快構建

拓展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深度廣度,以更大力度推進公共數據、企業數據開發利用,是2025年數據工作的重點之一。

國家數據局4月2日召開“數據價值化 我們在行動”系列首場新聞發佈會。國家數據局副局長陳榮輝表示,推進企業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激活企業數據價值,是加快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重要一環,也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關鍵,中央企業在其中發揮了引領帶動作用。

陳榮輝透露,正會同國務院國資委制定國有企業數據效能提升行動的實施方案,推動國有企業數據管理機制創新,強化數據賦能現代公司治理和數字化轉型。引導中央企業數字科技公司加強行業數據資源整合,擴大行業高質量數據產品和服務供給。

去年12月,國家數據局會同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務院國資委,印發實施《關於促進企業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意見》(下稱《意見》)。

我國擁有超過1.8億經營主體,企業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是數據要素市場化價值化的“主陣場”。隨着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形成的數據資源越來越多,這些數據蘊含的價值潛力巨大,企業對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需求日益增強。

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測算,數據流動對各行業利潤增長的平均促進率在10%左右,在數字平臺、金融業等行業領域可達32%。

陳榮輝表示,我們鼓勵企業在不違反法律法規、不危害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不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前提下,充分開發和利用其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形成或合法獲取、持有的數據。我們支持企業探索市場化、場景化的數據“授權使用、分享收益”的新模式,讓各方主體在創造數據價值的同時,獲得與其貢獻相稱的回報,推動更多優質的數據產品和服務進入市場,培育充滿活力、繁榮發展的數據產業生態。

《意見》中提出,要實施“國有企業數據效能提升行動”,加快構建國資央企大數據體系,賦能產業轉型升級。

陳榮輝透露,將在能源電力、交通物流、衛星遙感、新材料等重點行業領域,推動行業龍頭企業聯合上下游企業,建立開放互聯的行業可信數據空間,探索多方參與的數據產品開發和收益分配機制,促進企業數據資源的高效流通和協同利用,支撐行業供需匹配、競爭調節、協同創新、市場拓展。引導中央企業在數據價值挖掘的基礎上,積極推進數據資產入表。

他談到,推進國有企業數據效能提升行動,既是要加速釋放國有企業的數據資源價值,也是要推動國有企業高標準履行社會責任,形成良好的示範帶動效應。中央企業積極探索數據賦能產業轉型升級、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帶頭打造企業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標杆。

比如,國家能源集團創新數據管理體系化建設,打通“能源數據血脈”。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圍繞“數據要素×綠色低碳”,以數據賦能企業綠色發展。中國電信集團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在數據賦能新業態新模式方面開拓了新做法。中國電科、中國海油分別在數據賦能科技創新、提升全要素生產率方面取得積極成效。

國家能源投資集團首席科學家丁濤在發佈會上表示,數據要素是推動能源產業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躍升的核心動能。近年來,集團實現了數據業務集中上雲,匯聚數據規模達PB級,並自主研發了煤炭工業設備綜合診斷運維大模型,覆蓋27類關鍵設備,實現故障預警準確率超90%、診斷準確率超85%。

據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杜樂介紹,集團着力拓展數據要素×效應:與部分地方生態環境局深度合作,圍繞“污染源在線監測、環保執法、環境評價、排污許可、環保信用”等生態環境核心數據,打造“生態環境數據+隱私安全計算+綠色金融服務”的全流程生態環境數據要素化產品,在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掛牌上架。

中國電信把發展人工智能放在企業發展和科技創新的突出位置來謀劃推動,通過建設1個雲底座、1個大模型底座和1個數據底座,打造M個內部大模型和N個行業大模型,賦能產業生態繁榮發展。

“在推進人工智能發展的過程中,我們深切感受到數據要素與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融合是驅動產業數智化轉型的關鍵動能,數據是訓練和優化人工智能模型的核心要素,人工智能的發展加速了高質量數據集的價值釋放。”中國電信集團副總經理黃智勇說。

黃智勇介紹,中國電信面向教育、交通、文宣等行業領域,聯合用戶共同打造了99個行業數據集,涵蓋語義、語音、圖像、視頻等類型,合計超11TB,推出50餘個行業大模型,服務1600餘家行業用戶。例如,通過知識庫和工單數據打造的星辰政務熱線大模型,已在上海等地的12345市民服務熱線應用,一次性解決率提升30%,派單準確率提升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