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示警!每天吃12份超加工食品 罹患帕金森氏症風險恐翻倍
《神經學雜誌》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每天食用12份超加工食品,可能使你得到帕金森氏症的風險翻倍。美聯社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根據一項7日發表於《神經學雜誌》(Neurology)的最新研究,每天食用12份超加工食品,可能使你罹患帕金森氏症的風險翻倍。
根據研究中定義,1份超加工食品相當於約240毫升代糖或含糖汽水、1根熱狗、1片盒裝蛋糕,1大匙番茄醬或1盎司的洋芋片。
這項研究分析美國「護士健康研究」(Nurses’ Health Study)與「醫療專業人員追蹤研究」(Health Professionals Follow-Up Study)中近4萬3000名參與者的多年健康與飲食資料,主要聚焦帕金森氏症早期症狀,包含身體疼痛、便秘、憂鬱、嗅覺或便是色彩能力改變等。
作者上海復旦大學營養與食品衛生教授高翔表示,「研究顯示,過度攝取加工食品,比如含糖汽水和包裝零食,可能會加速帕金森氏症早期症狀的出現」。
研究發現,帕金森氏症早期症狀與所有類型的超加工食品皆存在關聯,唯獨麪包與穀類食品例外。每天攝取約11份超加工食品的人,相較於每天僅攝取3份的人,出現3項以上帕金森氏症早期徵兆的可能性高出2.5倍。
研究認爲,普遍超加工食品的膳食纖維、蛋白質與微量營養素含量較低,卻富含添加糖、鹽分,以及飽和或反式脂肪。此外,這類食品也可能擾亂腸道菌羣的平衡,而其中的添加物則可能促進發炎反應、自由基生成以及神經細胞死亡。
此外,研究指出,攝取更多超加工食品與幾乎所有帕金森氏症早期症狀的風險上升都有關聯,唯獨便秘除外。即使在納入年齡、身體活動量與吸菸等可能影響因素後,這一發現仍然成立。
高翔表示:「帕金森氏症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疾病。我們先前基於相同人羣進行的研究發現,健康的飲食模式與規律運動可延緩疾病進展。」他補充:「少吃加工食品,多攝取完整且富含營養的食物,可能是維持大腦健康之道。」
倫敦國王學院神經科學臨牀高級講師瓦梅倫(Daniel van Wamelen)指出,儘管研究發現攝取更多超加工食品的人更容易回報更多帕金森氏症的早期症狀,但並未發現直接升高罹患帕金森氏症本身的風險。但他說,「儘管如此,早期症狀愈多,仍可能意味着長期風險較高。」
這項研究的參與者平均年齡爲48歲,且在研究開始時皆未罹患帕金森氏症。所有人每隔幾年會自行回報飲食內容,不過參與者可能無法準確回憶實際攝取食物,是這項研究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