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塭滯洪池光電板已清10分之1 藍委王育敏提3訴求籲加速

嘉義縣布袋新塭滯洪池的太陽能光電設施損失約5萬片,業者已加速清運中。(讀者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今立院衛環委員會多位藍綠立委到新塭滯洪池會勘。(王育敏辦公室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國民黨立委王育敏在會勘時提出3項明確要求。(王育敏辦公室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丹娜絲颱風重創嘉義縣布袋新塭滯洪池的太陽能光電設施,業者粗估受損光電板大約有5萬片,在環境部下通牒,限期兩週清除完畢下,業者投入更多人力清理,據業者向嘉義縣政府回報,現已清除近5000片,今(21日)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國民黨立法委員王育敏、蘇清泉、翁曉玲、林倩綺、民進黨立委王正旭,與環境部環境管理署、資源循環署及嘉義縣政府等官員實地到新塭滯洪池勘查,王育敏委除要求加速電板清運作業,也提醒需防範病媒蚊孳生。

王育敏指出,儘管風災已過去兩週,但滯洪池內仍可見大量破損光電板散落其間,不少光電板已經氧化變色,水面更泛着大量浮沫,加上光電板與廢棄物堆疊,淤積雨水、污水,不僅影響水域環境,亦潛藏化學物質風險及登革熱病媒蚊滋生隱憂。

王育敏在會勘時提出3項明確要求,包括要求業者加速廢棄光電板清運作業、呼籲相關單位同步進行病媒蚊監控與防治措施,以及全面評估水質安全,避免化學污染。

王育敏說,滯洪池內堆積大量報廢光電板與建材,若不即時移除,恐影響水質,危害當地生態,加上電板凹槽縫隙堆積雨水與污水,都可能成爲登革熱病媒蚊的孳生溫牀。一旦衍生登革熱疫病,恐對公共衛生構成第二波打擊,要求環境部應儘速啓動滯洪池整體水質檢測作業,針對光電板破損是否釋放化學物質進行科學驗證與評估,確保災後復原過程中,不造成新的環境污染或健康風險。

除實地勘查受損光電設施外,委員會一行人也前往布袋漁會,與在地民衆面對面交流,會中,義竹鄉清潔隊長表達對地方資源調度困難的無奈,指災後初期曾因缺乏適當機具與人力,影響清運效率,延誤第一時間搶救及復原工作。

義竹鄉長黃政傑則擔憂,目前垃圾清運作業進度緩慢,災損住宅修復進程延宕,地方憂心接下來居民要如何面對接下來的大雨跟颱風季?

王育敏認爲,中央政府應正視地方基層面臨的重建壓力,尤其是廢棄物清運、公共設施修復與住宅修繕的能量明顯不足,呼籲行政院儘速提供地方所需的機具支援與人力調度,放寬農損經費補助方案,讓資源真正落實到受災地區,重申氣候變遷,中央與地方更應加強防災韌性建設,不僅是在災後處理,更要從制度、預警、工程與環境風險評估等層面着手。

縣府經發處表示,光電業者已加速清理光電板中,從岸邊作業進展到水上面作業,清出來的光電板有些已運至與縣府承租的布袋精品加值園區空地暫放,考量到數量龐大,如業者土地空間不足,會再協調園區其他土地。

至於兩週內未清完可開罰相關作爲,經發處表示,時間點是從環境部發文給業者開始算,但今天環境部也讓業者有彈性空間,表示如真無法在時限內清完,應提前告知環境部,站在縣府立場,除緊盯業者進度,同樣希望業者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