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教師甄選試題爆爭議! 藍委提三大訴求呼籲送分

▲ 立法委員羅廷瑋、臺中市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林碩傑召開「教育選才須嚴謹 考生權益要爭取」記者會。(圖/立委羅廷瑋辦公室提供)

記者崔至雲/臺北報導

114學年度國中教師甄選筆試爆出試題爭議,國民黨立委羅廷瑋今(9日)召開記者會,針對試題第36題指出,命題內容結構不合理、數據無法推出正確答案,經考生申訴後,命題單位仍維持原答案,他質疑,選才制度嚴重失靈,呼籲地方政府應比照先例送分處理,保障考生權益。

羅廷瑋指出,第36題延續第35題情境,考生需依據所提供的資料進行席次換算。第35題題目爲:「在某國近期的一次國會大選中,總席次有200席,分別選出100席由單一選區產生國會議員以及100席由全國政黨比例代表制產出的國會議員,本次選舉採行並立制。甲黨在區域選區獲得70席,囊括全國45%的政黨選票;乙黨在區域選區獲得30席,政黨票得票率爲15%;丙黨則在區域選區空手而回,但斬獲40%的政黨票。請問以下對於各政黨席次的描述何者有誤?」第36題則寫道:「承上題,若該國改採聯立制,以下對於各政黨席次的說明何者正確?」

羅廷瑋說,依據第35題提供的政黨得票率與席次資料換算,在聯立制下,各政黨應取得的席次爲:甲黨90席、乙黨30席、丙黨80席。然而,第36題提供的四個選項(A甲黨在國會單獨過半;B乙黨總席次爲45席;C丙黨將是國會第一大黨;D國會最終總席次會超過200人)均與計算結果不符,顯示命題存在明顯瑕疵。

羅廷瑋表示,他在6月10日接獲考生陳情後,立即向教育部反映,但直到7月1日才收到正式回覆。教育部轉述命題教授回覆意見稱「在於實際運作上,國會總席次會超過200人,與違憲與否並無關聯」及「該題主旨在於比較聯立制與並立制的不同,採聯立制國家的國會總席次數可能因區域選區當選人數而會有超額席次的發生,於四個選項當中,以選項D最接近該制度精神。」,因此決議維持原答案並「尊重教授專業」。

對此,羅廷瑋強調,第36題題目已明確標示爲「承上題」,即要求考生依第35題的設定進行推算,這是命題邏輯上的基本原則。若不依據前題資料進行計算,就無法判斷各選項是否正確。以選項B「乙黨總席次爲45席」爲例,實際換算結果爲30席,顯然錯誤;因此此題非僅爲觀念題,而是結合制度理解與計算的跨題型試題。

羅廷瑋進一步指出,尊重命題教授對聯立制的見解,惟經詢問多位專業學者,皆一致表示該題「無法得出正確答案」。僅一名教授表示「要回去看各國規定」,然而題目中並未設定具體國家,顯示題目本身即缺乏聯立制實務運作的關鍵條件,要求考生自行臆測,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除命題爭議外,羅廷瑋亦指出,目前試題疑義的申訴制度時間太短,根據現行規定,考生須在當日下午3時至6時之間上網提出疑義,時限僅3小時,對考生而言極爲倉促。他建議應參考大學入學考試中心作法,將申訴期間延長至成績公告後五日內,給予考生更合理的救濟時間。

羅廷瑋提出三項訴求,1. 本題條件設定無法推論出正確解答,應比照爭議題處理標準,改採送分。2. 整體命題設計與審查流程應全面檢討,避免類似錯誤再次發生,損害教師選才制度公信力。3. 目前試題疑義方式及時間是以線上試題疑義網站受理,時間爲當日下午3時至6時,要求考生須於試題解答公佈後三小時內提出疑義,實在是非常倉促。他認爲應該要參考大學入學考試中心114學年度簡章,「申訴應於成績複查結果公告之日起五日內提出」,建議未來比照大考中心,給予考生充分的申訴時間,以確保應有的救濟權利。

羅廷瑋強調,教師是人才培育的根基,選才制度更應謹慎嚴謹,也是對所有認真備考的考生基本尊重,出題單位應正視命題瑕疵,儘速提出補救方案,做出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