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空拍曝光!嘉義滯洪池光電板慘變「抹布」引憂
嘉義縣滯洪池的水面型太陽能光電板被吹翻、破損,光電板堆疊、如抹布般捲曲。(讀者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颱風丹娜絲從嘉義縣布袋鎮登陸,百年一遇,強陣風造成嘉義地區災情嚴重,設置於布袋新塭及義竹東後寮溪墘滯洪池的水面型太陽能光電板被吹翻、破損,光電板堆疊、如抹布般捲曲,水面、岸邊滿布殘骸的空拍影像曝光,有民衆憂心破碎光電板會造成污染,嘉義縣政府表示,光電板模組都有序號,主管的經濟部能源署已要求業者儘快清理,並全面清查、檢修加固設備。
縣府指出,布袋新塭滯洪池光電板面積62公頃,裝置容量約35MW,義竹東後寮溪墘滯洪池光電面積約45公頃,設置容量約21MW,兩案場都是第一型發電業,走電業法程序,發電業者遇各類災害都應通報各級主管機關,縣府和能源署已收到業者通報,能源署也要求業者儘速清理,並清查、強化加固設施,以因應未來其他災害。
嘉義縣滯洪池的水面型太陽能光電板被吹翻、破損,光電板堆疊,慘況曝光。(讀者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嘉義縣滯洪池的水面型太陽能光電板被吹翻、破損。(讀者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光電板被吹得東倒西歪,民衆與生態團體質疑設施不當,憂心破碎光電板污染水體生態,呼籲政府儘速清除善後,也有人擔心水體會因此受到污染。
縣府經濟發展處表示,光電板74%是玻璃、10%是鋁框架、4%是電池,其餘金屬含量低,由於業者設置光電模組時,每片光電板都有登記序號,如身份證般,日後只要更換光電板,業者必須先到環境部光電板回收網站登錄,才能進行收回、處理作業,多數業者甚至在設置前,就先預繳回收清理費。
經發處說,就算是家戶太陽能發電,光電設備登記都有編號,一般民衆就算撿到掉在地上的光電板,只要有序號就能找到哪一家所有,在此前提前下,光電板被任意丟棄的可能性低。
經發處指出,加上如未完成回收登錄程序,業者就無法申請設置對應數量、新的光電板,假設業者不見50片,最後只找回45片,因進入回收處理程序只有45片,按法規,業者最終只能新設45片,因業者要賣電給臺電,光電板變少,對業者來說也是一種損失。
經發處說,能源署已訂下清理期限,相信業者會加快處理腳步,另縣府也要求其他光電設施業者回報損害,目前彙整資料中,待全數完成通報,才能知道全縣光電受損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