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賴政府拚過境美國 別觸動美中敏感神經
讓賴清德總統順利在今年出訪友邦並過境美國本土,一直是外交國安團隊的重要工作目標。然而,除了月底將登場的APEC「川習會」,美方正極力鋪陳川普明年初可能的中國行。在此國際現實與背景下,我方要在過境等臺美事務上有所「突破」不易,稍有不慎,更將挑動敏感的美中臺政治神經。
今年七月,外媒曾報導,川普政府因中國抗議而拒讓賴總統過境紐約。美國國務院當時的說法是「賴總統沒有宣佈出訪計劃,因此沒有行程取消的問題。」
而據悉,我政府也認爲,並非出訪計劃「取消」只是「推遲」,國安外交團隊始終未放棄,持續努力仍舊希望今年得以讓賴總統成行。因此,日媒稱,國安會副秘書長趙怡翔赴華府,尋求與川普政府接觸,也探詢安排賴總統在今年出訪友邦時過境美國的資訊,並不令人意外。
賴總統希望出訪、過境美國拚外交,但擺在眼前的難題是,美中關稅談判持續進行,在中方擺出強硬姿態後,川普政府更積極尋求與中方對話。月底就要舉辦的APEC峰會,川普與習近平可望在場邊會晤,但這場可能的「川習會」只是前菜,重頭戲是川普已預告的明年初可能訪中。
美中雙方尤其是美國,正積極爲明年川普可能的中國行進行各種準備。在此情況下,不論趙怡翔或我外交、駐美團隊雖然須持續爲賴總統過境以及臺美關係努力,但若美方此時不想因「臺灣問題」橫生枝節,也是「人之常情」。
美中領袖會晤在即,對臺灣而言,此刻應沉着觀察與應對,若過度「焦慮」導致「躁進」,對臺美關係乃至美中臺三方互動,恐將有不利影響。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