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拋世界變局 觸動美中臺神經
2016年以來國共兩黨主席賀電往來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昨照慣例,發賀電恭喜鄭麗文當選國民黨新任主席,雖說各方就文字解讀或有不同,但回顧以往電文,再剖析習、鄭此次內容,還是離不開「各表一中」、「中華民族」,「中國人與百年變局」3組關鍵字。
鄭在電文破題稱,海峽兩岸於1992年達成「各自以口頭方式表達堅持一箇中國原則」的共識。這單刀直入的提法,直接點破國共兩黨過往檯面下的深層矛盾,即到底是「一中各表抑或是各表一中?」
這紛爭要從前主席吳敦義2017年的覆電說起。當時吳給習的覆電中,提及「雙方在1992年達成兩岸都堅持一箇中國的原則,但是對於它的涵義,雙方同意用口頭聲明方式作各自表述」。
而這被吳敦義自稱爲「正確版」的「一中各表九二共識」,北京並不埋單,同年8月下旬,吳就任黨主席,中共沒發賀電,也打破1988年以來,對國民黨新一屆全代會都有發賀電的慣例。
相對吳敦義的「一中各表」,鄭麗文的用詞則被解讀成「各表一中」。換言之,鄭起手式等於是向北京釋放一個截然不同的政治訊號。然而,鄭的說法並非原創,至少前總統馬英九在去年「馬習二會」也拋出近乎一模一樣的表述。
再者「中華民族」,鄭與習都不約而同使用此用語,習甚至提了3次,而習在近年涉臺談話中,「中華民族」頻率使用之高明顯可見,也被認爲試圖藉這較不敏感政治詞彙來訴求兩岸一家。去年馬習二會,習就在會上大談中華民族。
由此來看,在過去朱立倫曾提及的「炎黃子孫」用語上,鄭再加了「同屬中華民族」的表述,某個程度上來說,或許是有意繼續擴大國共合作基礎面。
如果說,前兩組關鍵字聚焦的是國共合作,那麼「中國人與百年變局」或許可解讀爲,在當前地緣格局震盪的百年變局下,習寄望臺灣民衆能自覺加強身爲「中國人」骨氣的同時,更反映臺灣問題需在中美競合下才能獲得解決。
過往,習賀電只提到當前兩岸關係,在給鄭賀電中,對局勢的定位足足拉高成國際情勢,無形中也點出此刻美中臺問題「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敏感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