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總統過境美國 中美角力
(圖/臺灣民意基金會提供)
7月14日我外交部長林佳龍訪問巴拉圭期間,巴國總統貝尼亞透露,巴國正以充滿熱情的方式準備迎接賴總統30天內的到訪,間接曝光總統出訪行程。另有媒體指出,賴總統此行除訪問巴拉圭,亦將出訪邦交國瓜地馬拉與貝里斯,更重要的是,賴總統將安排過境美國。
雖然此次行程總統府還沒正面證實美方的過境安排,但倘成行,將是美國川普第二任期上臺後,我總統的首次過境美國本土,意義特殊。
事實上,川普1月就任後,我官員已頻繁赴美。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於3月赴美參加F-16V戰機出廠典禮;4月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率團赴美;5月林佳龍代表臺灣出席德州AI高峰會;6月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赴美出席「阿拉斯加永續能源會議」;6月下旬,經濟部長郭智輝率領企業領袖團訪美;7月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率團赴美進行對等關稅談判,國安局長蔡明彥也現身華府。從美臺官方的互動看來,川普第一任期簽署的《臺灣旅行法》似已進入實做階段,如此也意味,臺美官方接觸會越來越不設限,賴總統在8月要過境美國應是個水到渠成的結果。
賴總統曾於2024年11月訪問南太平洋友邦時過境夏威夷,未進入美國本土,被認爲美方接待規格降低。當時礙於美國總統大選甫選完,相關規格不好安排。不過這次美方的安排應該不會失禮,且時間離「川習會」較近,不排除川普政府會利用賴總統過境,拉高美方對中叫價籌碼。
從中方來說,今年6月以來,賴總統持續發表「團結國家十講」,對中共刺激性很大,8月賴總統過境美國,中共定然虎視眈眈。上次賴過境夏威夷時,大陸外交部已向美提出嚴正交涉,並重申「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美臺官方往來。」不過由於過境夏威夷的政治敏感度相對較低,且美國總統大選剛結束,北京尚拿不定如何在美國面前應對臺灣,故相對剋制。
這次賴總統出訪,在「川習會」前且在「十講」後,不排除中共會拉高對臺施壓,以軍演恫嚇與外交圍剿來回應。
總體來說,今年以來,臺美關係在官員的互動頻率與層級上,與過往相比,發生很大的轉變。而此次賴總統過境美國,主要工作恐非凸顯外交突圍,而是嘗試對美臺兩個新政府間建構出一種相互信賴感。
上次賴總統過境美國,情勢較特殊,如果此次可維持蔡英文當年的接待規格,這對臺灣是最好的結果;但若規格降低,就必須觀察川普對臺政策空間是否有所變化,不論是否把賴過境作爲對北京的籌碼,都難免引發「疑賴論」或「疑美論」的波瀾。(作者爲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