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抗中牌失靈 賴備妥訪美護欄?
👉▪【開票結果】726大罷免完整開票數據看這裡
綠營推動罷免藍營立委重挫,黨內檢討卻呈現詭異的低調,焦慮氛圍正在延燒;民進黨內不能否認的是,這次罷免案連結「抗中保臺」不爲選民埋單,這操作手法已對內碰壁,對外能否順利「維持現狀」,隨着賴清德總統過境美國,很快將掀牌。
罷免團體展開反共運動,賴清德總統以民進黨主席身分下令全黨「與公民同行」,加上他自己想要清楚論述的「團結國家十講」,沒能順利連結反共和罷免議題,但首波大罷免已全軍覆沒。
民進黨非首度選舉失利,過去每次敗選都會迅速檢討,無論是調整人事或政策,都要給外界一個交代;但這次的詭異靜默,綠營內部難掩不解和失望。
賴總統稱尊重接受投票結果,又說「今天的結果,不是某一方的勝利,也不是另一方的失敗」,跳過責任問題,大有急着「翻下一頁」的意味;他的發文更加確立的是「反共護臺的國家方向與公民力量」,直接定調政策方向和做法不變。
首波大罷免投票後,賴將展開出訪行程,眼前對美國有兩項重要任務,一是依照前任總統的出訪慣例,在其任內首度順利過境美國本土,二是完成對美關稅談判,維持國家利益不衰。這兩任務的前提都是基於華府對賴政府的信任,但賴自稱「蔡規賴隨」,就能完全滿足川普政府的期待?
蔡英文可以解禁並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進口臺灣,也會在考慮美中關係需要回穩的前提下,在美國加州會晤聯邦衆議院議長,避免一年內出現第二位美國議長高調訪臺,對臺海局勢造成更大沖擊,蔡的取捨符合過去的美國利益,讓她的執政之路更加順暢。
賴總統將二次出訪,有望首度過境美國本土,在美待遇反映華府對當前美中臺局面的政策偏好及對賴執政的信任度;即便抗中保臺或反共護臺依然是賴執政的主旋律,也要設置尺度拿捏的「護欄」,否則過度操作,反而與美國利益不一致,也將更不利賴總統治理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