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卓揆拒當解鈴人 朝野對抗埋雷
行政院長卓榮泰13日表示,當初行政院針對新版「財劃法」有問題的條文提出覆議,卻遭立法院否決,因此立法院應當自行承擔責任並解決。(姚志平攝)
行政院長卓榮泰13日邀集22縣市首長共商新版《財政收支劃分法》爭議,但卓似乎早有定見,除不斷強調《財劃法》爭議是立法院的過錯外,卻不願當解鈴人,正面迴應是否提出《財劃法》版本,也不願正視地方政府要求一般性補助款及計劃型補助款應受保障的訴求,而是以違反公債法讓地方政府碰軟釘子,不僅雙方難有交集,也替日後朝野對抗埋下地雷。
根據主計總處提供的數據,今年度計劃型補助共計2954億元,明年度僅編308億元,且行政院還將一般性補助款改成申請制。此外,新版《財劃法》本身還有公式上的瑕疵,導致345億元無法分配,種種問題引爆地方怒火。
隨着爭議不斷延燒,卓榮泰昨天一口氣邀請22位縣市首長到行政院共商解決《財劃法》爭議。可惜的是,卓榮泰卻不願當解鈴的人,藉由《財劃法》錯誤公式的危機,提出政院本的《財劃法》修正案,一舉扭轉現行《財劃法》垂直與水平分配的爭議,而是選擇大聲斥責藍白,直指立法院應該要承擔責任,要立法院自行修法,不僅有失行政院長的高度,也斷送朝野和諧的契機。
這次《財劃法》修法的癥結點之一,就是修法時沒有處理事權歸屬,昨天會談中不少藍營首長認爲,事權可以討論,只要訂定明確依據。相較之下,行政院的做法卻是大砍計劃型補助款,認爲地方政府統籌分配款增加,就有多的財源可以支應,但部分縣市一來一往中,統籌分配款、一般性補助款、計劃型補助款加總少於往年的例子不在少數。
卓榮泰口口聲聲說,新版《財劃法》造成國家財政重大危機,唯有透過全盤修法才能解決,那爲什麼不願這次提出版本,藉由在野修改錯誤的機會,讓院版一併在立院討論,更何況與會的藍營縣市首長不也展現誠意嗎?爲何不借力使力,發揮大師兄過往調和鼎鼐的功力,開創出全新朝野互動的模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