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關稅國難當前 朝野應放下惡罷
美國總統川普掀起32%關稅風暴,超出政府預期。圖爲行政院卓榮泰(上右)與經濟部長郭智輝(左)日前在立法院的畫面。(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總統川普掀起32%關稅風暴,勢必重創臺灣產業界,此時朝野卻陷入政治僵局,立法院刪凍預算,執政黨把責任全推給在野,藉機推動大罷免,惡罷加劇對立。國難當前,此刻臺灣最需團結,化解衝突需各讓一步,民進黨別再將預算當作鬥爭工具,應立即提出解凍案,在野黨也應速審、速解凍,放下仇恨,一起爲產業找出路。
川普於臺灣時間3日凌晨宣佈「對等關稅」政策,對臺灣課徵32%關稅,儘管他再次提及臺積電赴美設廠可避免關稅,不過如伺服器、筆電等資通訊產品將受衝擊,此時政府應迅速拿出應對策略,幫助企業在貿易戰風暴中站穩腳步,並確保臺灣經濟不會因爲內耗而錯失調整機會。
然而,如今政壇正因行政立法僵局、朝野惡鬥,難以推動必要的經濟應對措施,國民黨、民衆黨聯手刪凍中央政府總預算,民進黨則拒絕在野黨的監督,更藉此推動大罷免,閣揆率各部會首長四處宣講,全臺充斥對立與攻防,立法院除了難以聚焦國家政策,行政部門重要政策也推不動。
32%關稅國難迫在眉睫,賴政府應正視此嚴峻挑戰,勿再拿總預算政治操作,要積極與在野黨協商,尋求共識;其實,在野黨已多次釋出善意,只要提案、溝通,都會讓解凍案通過,行政部門不妨順勢儘速提出解凍案,別再一味指責在野黨阻撓預算。
全球政經局勢變動劇烈,臺灣沒有本錢再陷於內部紛爭,朝野應迴歸理性討論,針對即將來臨的貿易戰做好準備,臺灣的民主政治不該成爲經濟發展的絆腳石,唯有正向的朝野互動,團結一致面對關稅風暴,臺灣才能在全球挑戰中維持競爭力,確保人民生計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