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勞心又勞力 居服員薪酸誰人知
居家照顧服務員工作內容包羅萬象,在協助長輩換鼻胃管貼時,擔心長輩會不舒服,需要耐心安撫他們的情緒。(紀爰攝)
臺灣近年受到少子化、AI科技等因素衝擊,步入大缺工時代,同時又面臨超高齡社會,致使我國照服員人力嚴重不足。然而居家服務產業亂象多,除了無明確升遷制度外,薪水算法也相當混亂,居服員薪資級距落差太大。若政府再不介入處理,設立再多機構也沒有人力加入,只能倚靠移工補足勞力,國內長照服務無法完善。
各行各業都面臨缺工問題,居服員也不例外,但同樣沒底薪的外送員,年輕人做得下去,爲何聽到居服員就紛紛卻步?說穿了民衆期待居服員具有社工、護理師的專業,服務業的熱情,以及便宜又大碗的服務內容,居服員要幫銀髮長輩把屎把尿,又要跟家屬、督導溝通,每天考驗着EQ,但收入卻跟不上付出,不少人體驗過後不如求去。
既然如此,想吸引人才投入居家服務產業,居服員薪資就要被重視。勞動部現有補助照顧服務就業獎勵金最高10萬8000元,獎勵期限最長18個月,按就業期間長短,每月發給5000元至7000元不等,讓新手居服員在等案期間,至少有收入能穩定生活,但政府沒有想到的是,這根本看得到卻吃不到。
因這項獎勵達標門檻,需要每月薪資達到基本工資,但剛入行的居服員,普遍前3個月甚至前半年,因不熟悉案家,所以接不到案,也尚無開案能力,每月既領不到基本工資,也領不到缺工獎勵。
在業界確實有居服員能月入8萬元以上,但那是付出大量勞力、時間換取,否則能領到3萬5000元薪資就算不錯。工作勞心勞力,薪資水準不高,會讓基層人員不禁思考,同樣薪水是否乾脆轉職。
居服員薪資計算若不從根本調整,將淪爲免洗職缺、人力不斷更換輪迴。政府再不介入,恐怕有再多機構也沒有國人要做,只能請一批又一批的移工幫忙,國內長照服務無法長期規畫、永續落實,臺灣居服員、長照行業的專業形象亦無法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