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反服貿到戰獨裁 誰在踐踏民主
國民黨26日在凱道舉行 「反綠共、戰獨裁,凱道一起站出來!」活動,罷免吳思瑤的公民團體在場呼籲民衆罷免綠委。(姚志平攝)
國民黨26日在凱道舉行 「反綠共、戰獨裁,凱道一起站出來!」活動,民衆高舉「反綠共,戰獨裁」標語。(姚志平攝)
太陽花學運期間,民進黨與「覺醒青年」們高舉「監督政府、捍衛民主」大旗霸佔立法院,堅稱面對黑箱服貿,人民有權抗爭,豈料物換星移,綠營從抗爭者變成操控國家機器的執政者,漠視國會多數民意,發動大罷免,還透過司法全面掃蕩在野黨,426凱道盛況顯示人民開始思考,從反服貿到戰獨裁,誰纔是踐踏民主?
藍白高喊「反綠共、戰獨裁」,溢出景福門圓環的人潮如洪水,遙向總統府發出怒吼;臺灣社會上一回如此明確地向執政者傳遞憤怒訊息,卻是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
當年民進黨和學運羣體主張「程序正義」,強調權力必須受到制衡,但如今民進黨政府行爲卻與當年主張背道而馳:面對國會改革法案,以「違憲」、「國會擴權」爲由強烈抵制;面對預算審查,儘管手中已握有創新高的2.9兆元總預算,仍大肆洗腦民衆「因經費被刪,政府無法做事」。
國會朝小野大局面是人民的選擇,執政者本應尊重,但民進黨不但未尋求朝野合作穩定政局,反而強推大罷免「跋歹筊」,一手釀成藍綠互相「惡罷」局面;且罷免連署第二階段正在進行,近日檢調卻高調搜索國民黨地方黨部、約談羈押罷免綠委的領銜人,時機敏感,手段強勢,無論案件本身是否具備司法基礎,如此密集的動作,無可避免引來政治清算的合理懷疑。
面對民進黨一手壟斷行政、司法資源,一手打壓在野異音,人民必須自問:臺灣幾代前輩不斷抗爭,是爲了建立一個可以挑戰權力、監督政府的民主社會,而不是讓任何政黨成爲新的獨裁者。
可悲的是,歷史早已告訴我們,真正踐踏民主的往往不是別人,正是那些曾經打着民主旗幟上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