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最青-小資世代 勇闖期貨市場
新手必讀!破解期貨交易五大迷思
近年來臺灣期貨市場吸引愈來愈多投資人進場嘗試。根據期交所統計,截至2025年6月底,自然人累計開戶數已達207.52萬戶,不僅從2022年穀底的193.91萬戶反彈,更連續三個月刷新歷史新高。然而,在這龐大數字背後,動用率仍僅約12%,顯示「有開戶卻未實際交易」的比例仍高,代表不少新手仍停留在觀望階段。
在期貨市場打滾十幾年的羣益「雄哥」指出,與股票相比,期貨的核心吸引力在於低保證金與高槓杆:僅需支付合約價值約5~10%的保證金,就能操作同等規模的標的,放大獲利的同時也放大了風險。以臺指期爲例,一口合約價值近450萬元(算法:加權指數點位*200契約乘數),但只需約35萬元保證金即可操作;行情若大幅波動,短時間內損益都可能放大至數萬元甚至更多。
■微臺指期成新手入門利器
「微型臺指期」(微臺)與「小臺」因交易成本低於現貨,成爲新手的最佳試水溫的工具。微臺保證金僅需大臺的1/20、小臺則爲1/4,能以更小資金分批進出,降低單筆風險、提高交易彈性。據期交所統計,微臺與小臺推出後迅速吸引年輕、小資族羣參與,成交量明顯成長。
然而,曾在元大期貨任職的A哥鍾澄吉提醒,新手最常忽略的便是「補保證金」問題。以當指數點位逼近23,000點、臺指期若下跌約450點(約2~3%),就可能需補保證金,若資金不足就會被強制平倉。因此他建議:若有100萬元資金,只投入1/3-1/2用於實際交易,其餘留作預備金。同時,交易一口大臺至少準備70萬元(兩倍保證金)較安全;若是小臺或微臺,則可照樣依比例配置,但仍需留意市場突發波動。
期貨另一特色是可「多空雙向操作」:可做多看漲,也可放空看跌,且具備稅負優勢。例如買進聯發科現貨需超過130萬元、但聯發科期貨僅需約35萬元;股票交易稅千分之三,而股票期貨僅十萬之二,再加上期貨商收取的手續費相對低,對資金有限者更具吸引力。
■不需硬是天天交易看準行情嚴守紀律停損
兩位期貨投資達人均來自業界,雙雙在期貨界闖蕩多年,匯聚業務、自營商、獨立分析師等不同身分轉換後的心得,均是共同建議新手不要頻繁進出,每日先觀察行情波動大不大,適合再下單;一旦盤勢不明朗,也要勇於「不做單」,交易不是天天都要做,最重要是紀律與風險管理;A哥便笑說:「市場有句話,不做是最大的贏家」。
期貨市場魅力來自高槓杆與多空靈活,正因如此,也容易讓人忽視風險。唯有先搞懂合約規格、保證金與風險控管,加上紀律操作與學習,才能讓期貨成爲投資組合中的好幫手,而非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