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最青-一個月做20份 超資深打工族心裡話
打工達人陳俞安分享,最初是因爲想在空閒時間安排點事情做,加上本身就讀餐飲科系,一開始進入到糕餅類門市打工,日後逐漸拓寬這條打工之路,除餐飲類內場外,也接下許多活動類工作,多方嘗試後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工作型態與氛圍。
當前許多企業其實更在乎的新鮮人有沒有溝通協調、應變應對等軟實力;對勞工來說,如何調配工作與生活其他面向的時間,是人生一輩子的課題。如此來看,其實打工是新世代很好訓練上述能力的一項機會。
比如不少人的打工是從學生時期開始,陳俞安也不例外,她表示,雖然較多打工是在課業量較輕的大四時期進行,但依然會遇到想打的工撞期考試的情況發生,這時就逼自己要有取捨,若兩者都要,就必須犧牲其他時間來讀書。
打工靈活的型態,通常也讓打工者有更多自由發揮空間,陳俞安指出,自認在打工時有鍛鍊到臨場應變與多工任務分配的能力,工作中有許多突發狀況與人羣,考驗着如何應對;且打工時通常會有許多任務,隨着經驗會開始更知道應先處理哪些、或者如何以什麼順序執行會最有效率,也從中發現自己偏好這種發揮空間大、較自由的工作。
同時,打工也是拓展人脈好機會,陳俞安等資深、口碑好的打工族,通常都會與廠商逐漸熟識,許多廠商有工作會先向她詢問,甚至不止一家廠商有跟她問過要不要做正職。
陳俞安建議,就算是打工,也應認真對待工作與工時,後續廠商較有機會繼續釋出條件好的工作給你。同時,自己也很享受打工的時刻,例如在家鄉高雄打工時,可能有民衆會順便詢問附近交通、美食等問題,自己就會在不影響工作範圍下協助介紹,也因此覺得對高雄的觀光推廣有盡到一份心力。
上述經驗使陳俞安有了更清晰的職涯規劃,近日考取證照準備投入保險業務。陳俞安評估,有打過許多發傳單、推銷、拉業務的工,已訓練出習慣被拒絕、不害怕陌生開發,認爲業務性質工作自己能較快上手。同時,業務工作型態在外跑不受限於辦公室、自己分配時間、彈性工時的工作模式,正是陳俞安所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