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最青-權證兩大雷區 投資小白要注意

專家提醒,投資人兩個權證投資最常誤踩的雷區,一是偏好選擇低價權證,二是誤將權證的平盤價(昨日收盤價)作爲漲幅基準點。圖/本報資料照片

2024發行標的對應發行檔數

「權證像森林裡的小精靈,有了它,資本市場多了很多光點,會變得更明亮、活潑。」前臺灣證券交易所前董事長薛琦曾如此形容權證商品。

時光飛逝,這個資本市場小精靈已落地臺灣逾28年。伴隨法規的完整,臺灣權證市場也跟着蓬勃發展,2024年權證上市標的發行檔數高達57,906檔,年增18%,上櫃權證16,903檔;另就發行金額言之,上市標的權證達4,373.38億元,上櫃亦達1,090.34億元,均在全球市場名列前茅。

若以發行檔數作爲市場受歡迎程度的指標來分析,2024年市場最受青睞的權證發行標的爲權值股,特別是護國神山臺積電,以臺積電爲標的的權證檔數就達2,507檔,比排名第二的臺股指數多出230檔。另發行檔數進入前十大標的還包括鴻海、聯發科、長榮、元大臺灣50、世芯-KY、緯穎、緯創、奇𬭎,除長榮、元大臺灣50外,其餘均與AI有關。

除了從市場熱度去取材,統一綜合證券金融商品部副總經理蒲建亨也提醒投資人兩個權證投資最常誤踩的雷區,一是偏好選擇低價權證,二是誤將權證的平盤價(昨日收盤價)作爲漲幅基準點。

蒲建亨表示,許多人蔘與權證僅將重點放在小錢高槓杆上,認爲買得越便宜槓桿越高,因此常有投資人持有不到0.3元的權證,卻頻頻來問爲何「現股大漲、權證卻不動如山」,而忽略低單價權證與現股連動極不敏感。若想要能活潑一點反應現股走勢,可選擇價平附近的權證,但單價會較高。

至於誤將權證的平盤價(昨日收盤價)作爲漲幅基準點的雷區,蒲建亨指出,權證是以當日的最後一筆成交價作爲收盤價,但權證並非像股票一樣時時刻刻成交,若最後一筆成交時離收盤還有一段時間,就可能讓權證收盤價偏離現股收盤價,使隔日權證平盤價無法作爲漲跌幅的判斷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