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最青-小錢買權證 22K也能搏翻身
月薪22K的上班族也有能力豪買百張持股,只是買進的標的不是現股、而是權證。圖/本報資料照片
歷年權證發行檔數
月薪22K的上班族也有能力豪買百張持股,只是買進的標的不是現股、而是權證,由於權證價格相當低廉,多半價格介於1至2元間,便宜的甚至1元不到,最貴的也頂多10多元,以權證一張1,000股計,買進1張權證僅需千元之譜,資金門檻可謂是相當低,也從而給了資金不足、卻想參與臺股多頭行情的小資族一個上車的機會。
統一綜合證券金融商品部副總經理蒲建亨指出,權證是衍生性商品,是跟着標的連動的「工具」,與股票、債券本身就是標的大不相同;高槓杆是權證最大的吸引力,以實質槓桿5倍的臺積電認購權證來看,當臺積電漲1%,權證漲幅可達5%,更遑論有些股性活潑的股票,一、兩週就能翻漲好幾倍;當然若看錯方向,一樣短時間就能跌好幾倍。
但如果投資人對於股票短期表現很有把握,那確實非常適合用權證提高獲利槓桿,且權證還能調節投資部位,不但多(認購)空(認售)皆可做,當現股表現告一段落想獲利了結,又怕後續還有行情跟不到,就可以將現股獲利的一小部分轉換成權證來繼續參與;同樣的,想進場但又怕後續行情不如預期,也可以用小額權證來試試水溫。
挾着價廉,進入資金門檻低的優勢,權證確實吸引不少敢衝的年輕人的目光,特別是2023年,因美國開始放緩升息,市場逐漸回溫,臺股與美股開始反彈,投資者風險偏好回升,導致新手參與度增加,2024年更因市場出現一波較強的多頭走勢,權證市場交易量達到高峰。
但值得關注的是,槓桿是兩面刃,加上權證每天還要付出時間價值,對現股走勢沒把握或是疏於瞭解產品特色,都會增加投資權證的虧損風險。
正因爲權證價格相對於股票波動幅度較大,是高槓杆商品,因此進場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了解權證特性,並評估自己是否能夠接受可能帶來的風險。蒲建亨建議權證小白可從四大方面着手:
1.必須先具備權證的基礎知識,充分了解包含認購售權證的不同、內含價值與時間價值的意涵、時間價值衰減的特性等;此外,還必須進一步瞭解權證的幾個重要參數,如履約價、到期日、行使比例等所代表的意義及其如何影響權證的價格表現。
2.進場投資前,務必要弄清楚權證價格如何受標的股性影響;如有些股票長期價格不動如山,此類股票就不適合先行買進,放着等行情。
3.初學者可從自己熟悉的標的開始體驗實務交易,或是先在券商公會的模擬交易平臺上做練習,等累積足夠經驗再行進場。
4.務必預先設置停損點並嚴格執行,行情不如預期時,切忌凹單或攤平。
等到做足基本功之後,權證小白就可以開始進場小試水溫,但檯面上數以千計的權證該如何下手呢?
蒲建亨指出,就方向來說,權證可概分爲認購與認售兩款,看多標的買認購權證,看空則買認售;另優先選擇長天期權證和單價0.5元以上、價平-價內外10%的權證。
新手挑選價平至價內外10%的權證,可讓權證價格與現股連動程度更高,如果真的對行情發動時機沒把握,也可以先以長天期權證來小額試單,等待股票漲勢確立後,再獲利了結或加碼短天期的高槓杆部位,形成「進可攻、退可守」的策略。